当前位置:

【中国梦.美丽慈利】张华初:追逐梦想 收获精彩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杜登航 杜婧 编辑:redcloud 2013-06-19 08:50:20
—分享—

  慈利新闻网讯【记者 杜登航 杜婧】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即使实现依然可以继续追寻,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来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停下来,零溪镇的张华初就是一个虽然年纪将到花甲,但依然在为梦想打拼的人。

  1957年,张华初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过世,让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华初说当时的生活异常艰辛,年幼时期的他梦想通过读书走出农门,改变命运。

  “我读书时成绩最好,所以我一直非常喜欢读书,因为读书才能增长人的知识,人才能有所作为。”张华初说。

  当年怀抱着读书梦的张华初,是班里学习最刻苦的,成绩也是最好的,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读书是一件最为奢侈的选择。寒门学子大多难以实现求学梦。

  “没读书做工的时候就是无论做什么要比别人强、很一点,挑担子都想别人挑120斤,那我要挑125斤。”张华初说。

  梦想的破灭,远比吃糠咽菜的生活难受,但张华初天生争强好胜,就算做农民也要做个最出色的农民。

  “我是21岁当生产队长,当时的生活条件就是人平的口粮只有300多斤,那个时候就是没有饭吃,连红薯饭都没有,要吃萝卜饭,那个时候很艰苦,我说我当队长一定要有饭吃,要比现在要好,所以那年冬天就把我推到队长这个位置上去了。”张华初说。

  年纪轻轻,便被委以重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让张华初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新的梦想。

  “我当生产队长以后就把生产队建立了一个加工厂,加工厂有打米机、有榨油机、有造纸房,这样既让我们自己加工方便,又能让别的生产队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加工,所以我第一年全公社劳动日值最高,就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张华初说。

  生产队的出色表现,张华初参加了县里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置身偌大的礼堂,张华初仿佛站在了梦想的舞台。36岁时,张华初被选举为零溪镇象鼻嘴村村支部书记。

  “当时我当村支部书记的时候,当时政府认为我们村是个落后村。”张华初说。

  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让张华初退却,倔强的他要迎难而上,打造慈利第一村。

  “当时我们村的绿色企业很重要,发展了三个园艺场,一个林场,那个时候一年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把这几个企业如何巩固、发展、壮大在那个时候要做到很不容易,有很多村就把它处理掉了,有的卖掉了,有的分掉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每一个村都有企业,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当家的人没有把它稳住,所以都垮掉了,只有我们零溪象鼻嘴村确确实实一直在稳固的发展。” 张华初说。

  如今,象鼻嘴村已经是我县的颇有名气的富裕村,这与张华初当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张华初一次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像我读书的时候我的成绩最好,我就只想能够考上大学,这是我小时候读书的梦;当我是生产队长的时候,那我就要让我生产对的农民劳动日值要超过其他的人,基本口粮要最高,这是我的梦想,最后当了村支部书记以后我的梦想就是建成张家界市第一村。”张华初说。

  如今,即将年过花甲的张华初已经从新农村建设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曾经的梦想都已经实现,但张华初追逐梦想的脚步依旧不肯停歇。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2007年,张华初创办了大水泉山庄。

  “利用我们大水泉山庄的矿泉水,作为旅游度假中心,让他们在这里垂钓,吃上泉水养的鱼,所以我把这里开发利用起来以后跟这一块就增加了效益,我请的劳力,一天少的时候有10几个,多的时候有几十个,所以我增加了就业岗位。”张华初说。

  创办企业,让老张又一次找的人生的目标,这座青山围绕的的农家园不仅是张华初致富的产业,更是他又一次实现梦想的舞台。谈起未来老张依然信心十足。

  “在我有生之年要让这一块地方成为常德、张家界的人想来的这么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这就是我的梦想。”张华初说。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杜登航 杜婧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