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慈利县零阳镇垭井村支部书记卓小红
“丫头,你要是嫁人了,还会留在村里吗?”
“没想到这么漂亮、娇嫩的丫头、做起事来一点不比男人差”
“我们村里穷,丫头担任书记后把村里建设得这么好,吃了不少苦头……”
这位被老百姓亲切称呼为“丫头”的就是慈利县零阳镇垭井村25岁支部书记卓小红。谁也想不到,这位娇小柔美的女孩子,担任村支部书记已两年有余,正是在她的带领下,以前贫穷和落后的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硬化了道路,进行了农网整改,新修了学校,居住环境变好了……
垭井村位于慈利县零阳镇北部800多米高寒山区,这里人烟稀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208户,620人,村里享有低保就有46人,五保户3人,2010年人均收入仅1700多元。以至于这里的姑娘留不住,小伙子外去了不想回来,村里30多岁的大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
1988年12月,卓小红就出生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从小她就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从她开始懂事的那时起,就梦想着将来能通过“创业致富,做一名成功的女商人”,2006年她考上湖南汽车职业工程学院,热情、阳光、富有想象力的她,成为班上“最受欢迎女生”之一,在大学期间,担任了学生会宿管部部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对同宿舍的姐妹们发出豪言:“我喜欢漂亮,喜欢穿时尚的衣服,将来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装店……”,为此,她一边读好书,一边做市场调查,利用暑假到株洲服装批发市场做起了兼职,先后担任过服装销售员、店长,为自己开服装店积累经验,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张家界市中心繁华地带加盟了一家女装专卖店,凭借着自己的所学的专业特长和兼职所学来的经验,当年就获得利润10多万元,初涉商海的她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准备大干一把。
然而,一件意想不到事却发生了:2011年4月份垭井村支部换届时,卓小红被推选为垭井村支部书记候选人。得知这一消息,她一下子懵了,心想“我才22岁,这么年轻,又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会不会弄错了”,带着疑问她去问刚退下来70多岁的老支书,老支书郑重地回答“丫头,这是真的,村里没有人比你更合适,既然大家选了你,相信你会扛起这付担子的……”
卓小红被推选为垭井村支部书记候选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卓小红父母无不担忧地说“你生意做得好好的,可要慎重考虑呀”,亲人们劝说,“一个女孩子,找个好老公成家是正经,当什么书记”, 同学们好心提醒“做得好生意,不一定当得好书记”,父母的担心、亲人的反对、同学的质疑,让卓小红心里很纠结,她想找出说服自己拒绝担任村支部书记的理由,但想着这块生育养育她的贫瘠土地,看到乡亲们渴望致富的眼神,迫切希望有一个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领头雁”,她犹豫了、动摇了,并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充足理由:“我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现在家乡需要我,就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尽自己一份力!”。于是,她放弃了儿时的梦想,去追寻另外一个梦。
2011年5月8日这天,是卓小红最难忘的一天,她正式任命为垭井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支部大会上她庄重承诺“我既然当上了支部书记,就要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办几件实事,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上任伊始,对她一个刚20出头的、又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她来说,周围群众投来了怀疑的目光:有人说“咱们村里没有人才啊,只能让这20出头的丫头当书记了”,也有人说:“苦了这丫头了,咱们村里这么落后,她能干出什么花样?”甚至有的人说:“这么个时髦丫头,一看就不是当支部书记的料”。“现在的年轻人,能吃这个苦吗?肯定干不了几天……。”
卓小红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疑虑,为此她苦学农村工作本领,虚心向老支书请教、买来有关农村方面书籍向书本请教;为了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翻山越岭逐组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几乎走遍了全村208户。经过2个多月的跋涉,全村12个村民小组和所有的党员、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五保户都装在了她的心中。由于村里住户分散,走访一个户要花上几个小时,有时直到深夜,刚开始一个人走夜路回家,心里很害怕,把手机音乐声开到最大,掩饰内心的恐俱,经历的次数多了,慢慢的胆子也就练出来了。为了工作起来方便,卓小红买来一辆摩拖车,有一次到7组付元围家调解家庭纠纷,直到晚上9点,在回家途中,摩拖车不慎翻到了深沟里,脸上、手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印,送到医院时,医生要她住院治疗,并提醒她说“要是脸上伤口不处理好,会留下疤痕的,你可要想清楚呀”,但她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第二天又忘我地投入了工作。渐渐地村民们熟悉了她,信任了她,都愿意跟这么年轻的丫头书记拉家常、交朋友,把自己的心里话和遇到的困难说给她听。
“改变村里的贫困落后面貌”,这是卓小红担任支部书记的初衷,但是谈何容易,垭井村里实在太落后啦,多年来,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干旱时吃水还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去找,有的老百姓的房子破乱不堪、一下雨屋顶就漏水,村小校舍简陋、年久失修……
但是,这些困难没有把卓小红难倒,更坚定了她要改变垭井贫困面貌的决心。于是她一趟一趟到镇里、县里、市里,找领导汇报村里的工作情况,争取外援支持,认不到领导她就问,也顾不上被别人笑话,她的执着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相继“化缘”来了几十万资金,2013年又被县政府确定建设扶贫村,县财政局、县电力局为后扶单位。有了建设资金的支持,她便与村支两委班子一道制定垭井村发展规划,便开始了带领群众调整产业机构、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
卓小红决定从群众最迫切的要求的水、电、路入手。先后组织筹集资金100多万元,2012年新修公路1300米,整修组道4000米;2013硬化主干道4500米,组道1200米,连通了东岳观乡南家村,实现了“镇乡通”公路硬化;加固整修了小Ⅱ型水库一座,新修山塘一口,架三相电1000米,2011下半年实施18公里线路的农网改造工程,建提灌一处,铺设自来水管道1200多米,解决了80%的人畜安全饮水。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她又开始谋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群众的收入。2013年新发展烤烟207亩,柑橘100亩;种植药材55亩,积极与外界联络,组织进行劳务输,为村民在外经商创造优越的环境,目前垭井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00多人,人平劳务收入3万多元。
小孩上学一直是垭井村的老大难。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垭井村小只有8个学生,1个老师,只有一间简单的平房,教室玻璃门窗都早已破败不堪,如果不办这个学校,这里的孩子上学需要到邻近的北岗小学读书,最近的学生都要走上十多里才能到校,家长迫切希望把垭井小学保留下来,如果保留,就必须彻底改善办学条件,达到九年制学校的要求。为此,卓小红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在后扶单位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2013年8月新修建了212多平方米学校和村部,并建起了村级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样样齐全,一些老党员看到后,激动地说:“我入党几十年,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好的条件……”
在发展的同时,卓小红积极组织开展“城乡同治”、“五星文明户”、“好媳妇”、“遵纪守法户”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村民素质,如今的垭井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最让卓小红放心不下的是村里弱势群体,时时牵动着她的心,帮助村里20个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村里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她都积极为其申报,做到应保尽保,2组龚正其64岁,两老身体都不好,她帮两老口按政策申请办理了低保;建立贫困群众救助及帮扶制度,七组唐西财70多岁,不慎摔了一跤住院,她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医药费,让老人安心治伤;9组龚莉是个14岁的孤儿,在城北中学读初二,卓小红常常过问龚莉的学习情况,抽出时间辅导她的学习,每年由村里落实一定的生活救助资金解决她的衣食住行;5组王春文,是一个70多岁孤寡老人,卓小红经常到他家里帮助做家务,打扫卫生、聊天,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要是几天不去,王春文老人就念叨丫头怎么还没来?
“为了全村人的利益,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这是卓小红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担任村支书虽然很苦很累,还经常受委屈,心里承受不了的时候真想大哭一场,但她说:“我是一村之主,不能哭,因为我们村太落后了,需要我更加努力地工作,需要我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
青春是美丽的,卓小红用她坚实的步子,绽放着青春的美丽,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将原来的小学整修后作为老年人活动室,扩大养殖专业户的规模,引进适合本村种植药材逐步形成产业化……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朱允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