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组织周密措施有力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吴杨庚 朱海宪 编辑:redcloud 2014-09-16 10:43:28
—分享—

  慈利新闻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吴杨庚 朱海宪)慈利县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防止带病或染疫畜禽进入流通环节、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等为重要工作目标,认真履职履责,组织周密、措施有力,努力推进动物生产安全监管。

  一、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成立了慈利县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达了4次紧急电话通知到乡镇,要求落实H7N9防控措施,其次,成立了H7N9禽流感监测工作组和应急处理小分队,县人民政府县长提出了六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二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三是强化措施,严防死守;四是宣传引导,松驰有度;五是做好预案,妥善处置;六是加大投入,保障工作。3月3日至7月31日,动监卫士按照“六要求”,严防死守,杜绝我县发生H7N9禽流感。

  下发了《慈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慈政办通[2014] 1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慈防指[2014]4号)、《关于印发〈慈利县动物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慈防指[2014]5号)、《关于印发〈2014年全县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慈防指[2014]7号)文件。

  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慈利县2014年度冬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养殖业工作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主持,县政府副县长作工作报告,各乡镇乡镇长、分管领导和各乡镇畜牧兽医水产和动物防疫站站长,有关单位负责人共10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对春季动物防疫、动物卫生执法监督、疫情监测等工作作了详细安排部署;明确春防时间、责任和义务。

  3月8日至20日,对全县村级防疫员,乡村兽医、规模场技术员、乡镇站长共333人开展了培训,培训分六期,每期为期三天,编写了培训教材书籍,聘请了慈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资深教师和本单位有3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家授课,培训内容主要是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动物诊疗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等,培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模式。

  1至9月份,共免疫猪口蹄疫41.14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1.37万头、猪瘟41.47万头、禽流感227.72万羽、牛口蹄疫13.59万头、羊口蹄疫16.89万只。

  对重点乡镇的养殖大户发放了小反刍兽疫疫苗,共发放了7000头份进行免疫。

  对所有填补栏畜禽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补免、市场补注和仔猪窝边注射。

  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两次春防督查。

  9月5日,召开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全县各乡镇迅速行动,按省市统一要求,结合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对农村散养户实行免疫申报和“代行免疫”,对中小养殖场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免疫”,对大型养殖场实施免疫告知和“监测评估”的分类管理模式,组织专职动物防疫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 273人,“拉网式”到散养户开展集中免疫、对中小养殖场提供防疫指导或现场免疫示范、对大型养殖场实行核查和督促其实施程序化免疫,免疫告知书下发到村组,并在醒目位置张贴,预计10月中旬能全面完成秋防工作任务。

  二、抓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对全县各乡镇站、畜禽养殖户、经销商、贩运户下达了《加强H7N9禽流感防控通知》,要求他们做到三不:不到发生人畜感染省份调入活禽;不购销无检疫证明活禽;不随意抛弃病死禽。加强畜禽交易市场、贩运户、经营户监督管理、巡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禽类产地检疫申报工作,共签订责任状352份。

  对全县各乡镇畜禽养殖户、经销商、贩运户,加强巡查,做好了《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屠宰场、仓储场监督检查登记台帐》、《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专用台帐》、《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动物产品、交易场所监管台帐》、《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卫生监督巡查台帐》、《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全县养殖大户监管台帐》、《慈利县动监局畜禽贩运户花名册》、《慈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哨卡检查登记台帐》。

  3月3日至7月31日,在县境内四个高速公路出口和苗市、零溪、国太桥等边境地区设立防控H7N9禽流感临时检疫哨卡及一个流动哨卡,抽调58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对过境畜禽及产品运输车辆严格查验消毒,严防外疫传入。一是严禁从外省、外市、外县调进活禽;二是禁止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省份等地区调进禽类产品;三是从外地引进的畜禽产品必须凭检疫合格证明方可进入,如果没有检疫合格证明的,必须严厉打击,并将调进的畜禽产品作强制留观或无害化处理;四是做好过入境运输活禽及产品车辆消毒;五是督促本县规模养禽场做好消毒、报检及相关免疫工作。

  针对洪灾、高温天气,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洪灾过后、高温季节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慈动监〔2014〕10号文件),每个乡镇站开展了一次集中消毒灭源行动。

  对全县50个养殖大户进行了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确保其各项管理规范,对部分不合格场(户)下发了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

  为防止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传播疾病,有效切断传染源,对病死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将无害化处理情况统计上报。按省统一部署,对全县洪灾过后动物防疫情况进行了调查,经统计,我县受灾场户377个,因灾死亡猪243头、牛17头、羊346只,禽5325羽,直接经济损失887.51万元,所有死亡畜禽进行了消毒深埋无害化处理,消毒面积5.39万平方米,对受灾户周围畜禽进行紧急免疫,免疫牲畜1.79万头,家禽8.96万只。

  严格屠宰场和产地检疫同步“瘦肉精”检测工作。截止目前,“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狠抓了生猪定点屠宰场、活禽交易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及宰后检验工作,确保了流通环节无疫情传播。

  7月5日至6日,到通津铺锁坪村进行了消毒灭源,共消毒栏舍1450平方米。

  自7月10日起,对杨柳铺乡一养殖户从山东调入的25只种羊,进行隔离留观30天。

  1至9月份,立案查处动物卫生违法案件11起,简易程序3起。

  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试点县工作。成立了慈利县动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班子,对无害化处理建设所需年度工作经费向县委、人大、政府、财政分别做了专题汇报。就县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了工作调研,编制了《慈利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试点项目可研报告》,制定了《慈利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并绘制《慈利县县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平面设计图》。现已建成2个无害化处理发酵窖,共248立方米,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422头、牛69头、羊477只、禽9527羽。

  三、搞好疫情监测工作

  坚持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特别是对新老疫区、候鸟栖息地进行重点监测,随时监控全县疫情,假期期间24小时监测。

  按时完成动物疫情监测和动物疫情信息月报表,并做好了动物疫情临床诊断报告书,及时将信息上报国家农业部。同时就H7N9禽流感,实行3天1次网上报告制度。

  制定了《2014年春防抗体检测采样方案》和《慈利县乡镇抗体采样计划表》。2月10日到活禽交易市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20份拭子样品,10份环境拭子样品送省市检测。6月23日至7月3日,对全县31个乡镇进行抗体抽样,共抽取血清样品鸡110份、羊236份、猪216份。

  为做好我县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逐步剔除H7N9流感病毒,印发了《慈利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指挥部关于印发〈慈利县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慈防指[2014]6号文件),保障家禽业健康持续发展、动物产品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餐桌“舌尖上的安全”。

  截止目前,全县疫情平稳,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畜禽产品生产安全。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吴杨庚 朱海宪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