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0多位村民的期盼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黄岳云 编辑:redcloud 2015-07-27 14:46:21
—分享—

  慈利新闻网7月27日讯(通讯员 黄岳云) “我们这两个小组20多户60多名村民由于居住的位置在五雷山景区下面,位置偏远,再加上年年受山洪的影响,一条唯一通往外界的约3.5公里的村道被山洪冲毁得千疮百孔, 80多位村民也被这村道年年修年年毁的被动局面而陷入困境,使之山里面的村民又回到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物资靠肩挑背负的时代,由于交通受阻、位置偏僻,这里的年轻人大都‘移居’到县城租房住,剩下的那些老年人整天呆在那山窝里守望着,这里被外界群众形象的誉为是慈利的‘小台湾’。”7月24日,慈利县零阳镇七枞村第20组几位村民专程找到记者,诉说起他们期盼了6年多的村道何时能够通畅的烦恼。

  25日,记者在该村一村民的带领下,走进了这个被誉为“小台湾”的大岩板沟小组。当记者行至该村第19组与20组相接的地方,水泥路便在这里戛然而止,再往里走,就是一条路面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沿着山势而上,这条近3公里的村道临近溪沟的路基已被洪水冲刷得千疮百孔,路基和临溪而建的房屋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昔日的一些良田肥地已经成为滩涂,有几根电杆也已倾斜,“我5岁的孙子现在每天都要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步行个把小时后,才能坐上幼儿园的接送车,”随行的一位年过7旬的娭毑说起孙子和山里面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们境遇时是唉声连连。

  站在“小台湾”最高处放眼望去,只见这里的植被是青葱翠绿,环境幽静,美中不足的就是进入这里的路,“当初村里对全村公路进行水泥硬化时,我们就找到村支两委,要求把这段路也纳入硬化,方便山里面村民的出行,可村委会以资金短缺为由,让这段路成为断头路,我们这个组的群众为这条路也向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反映6年多了,得到的答复就是通组公路国家没有支持资金,需要村组解决。”村民卢某无奈的说出心中的苦闷。

  据这位卢大哥说,这段近3公里的村道,是他们通向外界唯一的一条通道,由于这个组地处的位置在五雷山景区的山脚下,每逢春季雨水季节,山洪就会顺着山谷倾泻而下,往年等山洪暴发过后,村委会以及“小台湾”的村民都会及时对受损的路基进行整修,然而,由于这里山洪暴发频繁,刚整修完毕的路基又被冲毁,形成了年年整修年年毁的局面,为此,村里和这里的村民承担不起整修的费用,据测算,要完全整修好这段断头路,需要近20万元的资金,而这20多万元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无疑是笔天文数字,大家尽管多方奔走,无论是镇政府、还是村委会,对此一直没有一个结果,这不,前不久,这里的村民便在网上发帖反映村支书不作为,漠视民意、漠视民生,双方还产生了矛盾,形成拔剑弩张的局面,其实我们也只有一个诉求,就是希望村支两委能够有所作为,全村其他19个通组公路都差不多都水泥硬化了,为啥就丢下我们不管,正因为这条路,山里面的一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居住在这里了,纷纷‘移居’到县城租房住,留在这里的就是一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了,这些老人现在的日常生活物资都要靠肩挑背负,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为了读书,不得不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步行个把小时后,才能坐上校车去学校。

  俗话说,山区要想农民富,就得先把公路修,公路修好了,山里面的一些特产才会运出山外,村民的出行也就便捷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才会改观,作为村干部应该把民声听进去、把职责担起来、把工作动起来、对村级的硬件建设应该有个科学的统筹安排,着手解决好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和问题,但愿七枞村“小台湾”村民盼了6年的村道畅通梦想早日实现。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黄岳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