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工业集中区“学史力行”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来源:慈利站 作者:李俊朝 编辑:王杨 2021-04-09 15:34:03
—分享—

慈利工业集中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学用结合,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园区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学史力行”贯穿整个党史学习教育过程,着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年初伊始,工业集中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基倍增”创建高新园区目标,在抓体制机制创新、园区土地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统筹谋划。一是加大园区“赋权制”改革力度,推行工业集中区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二是配合园区改革,报县编报批准增设了工业集中区财政分局、管委会机关增设了党群人力资源部,组建一个二级机构企业服务中心。 三是加强对企业的联系和指导,关注企业提质转型升级,特别是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对企业党支部“一支一品”创建力度。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在学党史,办实事方面,以党建引领业务,做到企业党支部与管委会机关支部学习实践活动同谋划,齐推进。

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将抓好本职工作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树立干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积极作为就是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今年来工业集中区按照岗位职责分工,紧扣园区高质量持续发展主题,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积极担当作为,工作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一是园区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县重点项目东方希望饲料厂建设完成了项目规划可研设计、环评、选址等前期工作,项目已于3月18日顺利开工;东方生猪屠宰加工厂完成了项目设计及选址工作,湘硒宝、星梦家居及金融科创产业园建设已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二是招商工作取得实效。2021年一季度工业集中区招商合作科经过项目的对接、洽谈、考察等招商前期工作,完成26个项目的储备,联合多部门对拟入园项目进行集中评审,目前已有12个项目通过评审,可以落地,其中有年产500万台智能数码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致善智能智慧显示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年产2千万片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项目等。一季度已完成3个项目的签约,分别是年产7000顶激光生发帽建设项目、年拆解5000辆废旧汽车拆解回收中心建设项目、年产1000万只气动接头原件生产项目。特别是在3月29日园区招商工作实现了招商“加速度”,仅24小时完成了年产1000万只气动接头原件生产项目的签约。

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将履职尽责作为工作开展的底线要求,工作中强化了“管理” ,又彰显了“服务”特性。一是服务园区整体布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园区道路设施滞后现状,积极争取1.6亿元国债资金,解决了碧桂园、沿河路、古常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资金,现项目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6月底前启动建设开工,极大方便了碧桂园住户及周边群众及园区企业物流出行;迎宾路安置区建设项目因各方面原因,几年来未落实到位,安置户哀怨诉求大,针对此现状,党工委领导高度重视,了民情,解民忧。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对上汇报,对群众耐心解释,会同相关单位积极筹措资金,重新启动了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测绘等工作。 二是关注民生,服务企业。针对园区企业急需用人的现状,组织企业参加人社部门召开的招聘会,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123人;在项目建设中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服务中心及时协调自来水公司,解决了东方饲料厂建设需要自来水的需求问题;积极处理园区企业艾佳家纺公司劳动工资纠纷,化解理顺了企业与员工关系;关注园区企业员工身体健康,组织企业员工注射新冠疫苗,目前已接种848人次。积极化解企业与周边居民纠纷,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及群众居民身心健康,特别是张家塔区域因金融科创园项目建设施工形成扬尘影响周边居民生活问题,党工委领导高度重视,党工委书记亲力亲为,到现场了解情况,协调城管等相关部门,采取了合适的抑尘措施,解决了群众急需所求。

“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史力行”出实效,慈利工业集中区党工委大力引导园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及群众观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为民,听取群众心声,了解民意诉求,化解企业和基层矛盾,提高了园区工作效率,提升了园区满意度及园区形象。(通讯员 李俊朝)

来源:慈利站

作者:李俊朝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