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介绍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自我介绍是常有的事。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因为这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交际形象,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首因效应”。成功的自我介绍会给对方留下主动、热情、大方的印象,对方愿与之交往,为今后进一步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开端。
(1)怎样作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一定要把姓报清楚,因为在中国一般只知道姓就可以称呼。如果对方表现出结识的热情和兴趣,可视情况,还可以介绍一下对方关心的问题,比如自己的原籍、毕业学校以及学习专业、工作经历和兴趣爱好等。切忌信口开河,以我为主,过分表现自己。
(2)自我介绍的讲究
不论在什么场合,作自我介绍时,都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举止应庄重、大方,必须充满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使人另眼相看,才能有魅力并使人产生信赖和好感。介绍时可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不要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
第二,表情应亲切、自然。眼晴应看着对方或大家,要善于用眼神、微笑和自然亲切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友谊之情,不要显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更不能一副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3)作自我介绍时应杜绝以下错误
第一,急于表现自己,在不适当的时候打断别人谈话,把自己硬插进去。
第二,夸大表现自己,在自我介绍中长篇大论,洋洋洒洒。
第三,不敢表现自己,在自我介绍中躲躲闪闪,唯唯诺诺,似乎怕别人摸了自己的底而小看自己。
第四,不能表现自己,在自我介绍中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不能给别人一种清晰的概念和印象,甚至别人连名字都听不清楚。
2.他人介绍
(1)他人怎样作介绍
他人介绍,是指在交际场合,由他人将你介绍给别人,这对于身份、地位高者,特邀者和贵宾是经常碰到的事情,以个人的身份出入社交场合与某些人相识时,也经常由他人作介绍。
由他人作介绍,自己处于当事人之中,如果你作为身份高者被介绍后,应立即与对方握手,表示热情、欢迎,很高兴认识对方等意;如果你作为身份较低者或一般宾客,当未被介绍给对方时,应耐心等待。当你自己被介绍给对方时,应根据对方的反应来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对方主动伸手,你也要及时伸手,对方愿意交谈,你应表示高兴,对方让你稍等并表示歉意,你应说“没关系”,并耐心等待。
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会议桌上可不必起立,这时,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相距近者可握手致意,远者可举手致意。
(2)介绍中如何正确把握称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中如何正确把握称谓问题。我国的称呼习惯过去在正式场合通常称呼“同志”(当然,现在称呼先生的场合越来越多了),一般场合称呼“老张”、“小李”等,这样显得既亲近又简单。其实,从礼仪角度讲,对一个人的称呼既表示了对他人的尊敬,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礼貌修养。从现在我国和国际上的通常情况看,称呼主要有这几种:一是职务称,如“李局长”、“张经理”等。二是姓名称,如“约翰先生”、“李华女士”、“黄小姐”、“摩尔太太”等。三是一般称,如“先生”、“夫人”、“同志”等。四是职业称,如“公关先生”、“空中小姐”、“解放军同志”等。五是代词称,如“您”、“你”、“他”等。六是亲属称,如“张叔叔”、“李阿姨”等。
遇到外宾,介绍、问候时的称呼应照顾到国际惯例,体现尊重与友好。在正式场合,可称其职务,或是对方引以为荣的头衔。欧美有些国家有直呼其名、朋友间直呼教名的习惯,这是一种密切友好的表示。但我们与外国客人初识就直呼其名是冒昧无礼的行为。
3.为他人作介绍
(1)怎样为他人作介绍
为他人作介绍时,介绍人在要介绍之前了解被介绍双方各自的身份、地位等,介绍时要按照受尊敬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介绍时,先称呼身份高者、年长者、主人、女士和先到场者。再将对方介绍出来,然后再介绍先称呼的一方。如果对方在忙于与别人说话,切不可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时可点头致意后在一旁等待。
介绍朋友,一定是在三个人以上的场合,如果此时需介绍几个人与对方相识,应一视同仁,不可偏重任何一方,但得体合宜的重点介绍也是可以的。
为他人作介绍时,手势动作应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结识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作为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
(2)为他人作介绍应注意介绍的方向
介绍的规则主要有:
第一,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对此人一种尊敬。通常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并引导男士到女士面前作介绍,介绍中,女士的名字应先被提到。如“王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关先生”。
第二,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者应该被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第三,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商务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少,只凭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是先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第四,将未婚者介绍给己婚者。在两个妇女之间,通常先将未婚的介绍给己婚的;如果未婚的女子明显年长,则是先将已婚的介绍给未婚的。
第五,将客人介绍给主人。通常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使主人了解客人的身份、地位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接待。
第六,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者。先到者都已相互熟知,将后到者介绍给临近的先到者,然后再将先到者介绍给后到者。
4、集体介绍
如果被介绍的双方,其中一方是个人,一方是集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先将单个人介绍给大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重大的活动中对于身份高者、年长者和特邀嘉宾的介绍。介绍后,可让所有的来宾自己去结识这位被介绍者。
一种是先将大家介绍给单个人。这种方法适用于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中,使那些想结识更多的,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年轻者或身份低者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由他人将那些身份高者、年长者介绍给自己;也适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比如,领导者对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接见。
另一种是两个处于平等地位的交往集体的相互介绍。其介绍的基本顺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座次或队次顺序介绍,再一种是按照身份的高低顺序进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