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2013年12月18日在慈利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慈利县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2013年12月18日在慈利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严楚明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13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省、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全县地表水水质达Ⅱ类标准,噪声达2类标准,大气质量达二级质量标准,全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一、环境质量现状
(一)大气环境质量
全县广大农村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县城空气质量达到Ⅱ级质量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0天,优良率为90%。
(二)水环境质量
全县地表水水质良好,能满足我县水域Ⅲ类功能区划要求。全县饮用水源水质总体优良,县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源水质达Ⅱ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
县城区声环境质量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6.7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满足县城区噪声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县城道路交通噪声路长加权平均值为69.5分贝,满足交通噪声 4a类70分贝标准值要求。
(四)辐射环境质量
全县射线装置40套台,主要分布在医疗行业;电磁辐射源为电力、通讯、电视等行业,绝大部分辐射强度符合国家要求,全县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辐射环境安全。
二、2013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一)污染减排工作稳步实施
按照《关于下达张家界市2013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项目的函》(张减办函[2013]2号)的通知要求,我县认真制定了《慈利县2013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督促有减排任务的责任部门和企业落实措施,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实施,我县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分别较2012年相比削减3%、2%、3%,氮氧化物(NOx)无总量控制计划,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加强项目管理,严控污染源头。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控“两高一资”项目的审批,一年来,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160个,对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实施县级审批项目“三同时”落实率达100%。
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结构减排。一是关闭慈利县洪晟综合发展有限公司酒精生产线,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50吨、氨氮减排0.55吨,有效减少了我县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是全面完成粘土砖厂整治任务,大大减少了我县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三是投入805万元大力实施通津铺项目区的生活能源结构调整,有效改善该镇1.6万农民的生活能源结构状况。
3、推进科技更新,加强治理减排。一是重点推进慈利县景龙桥太坪养殖场等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方式转变,改变水冲粪为干清粪,建设粪便和尿液处理设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二是督促张家界万福药业有限公司加强污染治理,目前该公司已投资50万元完成污染治理设施的安装、调试并正在组织验收;三是督促加快蒋家坪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现已铺设污水管网6.7公里。
(二)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加大
根据《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和省、市环保工作的精神,对照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县高度重视,狠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1)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为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2012年县委第11次常委会议和县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上成立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委员会和重金属污染整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调度会,安排部署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2)细化责任,落实任务。根据《张家界慈利县镍钼矿开采加工区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先后制定下发了《慈利县镍钼矿开采及加工企业环境污染整合整治工作方案》、《2013年慈利县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慈利县重金属污染整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明确完成时间、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目前,按照省里“将8家镍钼开采企业整合为4家”的要求,我县8家开采企业中的5家已达成协议整合为1家,整合任务基本完成。由于市场原因,全县的镍钼加工企业和矿山开采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矿山整治工作进展较慢。
(3)项目建设,措施有力。慈利县镍钼矿大浒尾矿集中处理场工程项目是《湖南省重金属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污染防治项目,也是我县重金属污染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该工程项目于2012年12月开始实施,2013年7月底工程完工,共投资1600万元,建成库容20万立方米的尾矿工程;日处理100立方米的渗滤液废水处理站;1700多米的库区撇洪沟;25000平方米的防渗膜铺设工程。为确保该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县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9月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该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有关问题,制定了《慈利县镍钼矿大浒尾矿集中处理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2013年10月底,将尾矿库区周边18万立方米的尾渣全部转运到尾矿集中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已调试运行,经委托张家界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该工程项目的渗滤液处理站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已上报省环保厅验收,年底前可完成验收。
(三)实施了一批生态治理工程
生态植被恢复工程。2013年,全县共完成林业工程项目投资0.49亿元,完成营造林任务10.70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项目面积192.9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76%,森林蓄积量达608万立方米,森林保有量达282万亩,林地保有量达368万亩。目前全县共有5个自然保护小区,湿地面积达20余万亩。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2013年,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6个,总建设规模375.41公顷,新增耕地274.86公顷,总投资1490.63万元。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一年来,共投入1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平方公里,投入6160万元加强对索水河、三官寺、零溪等乡镇的中小河流治理。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2013年,县城区新添置、更换果皮箱500个,新增垃圾桶300个,新建压缩垃圾中转站2座,投入44.70万元购置大、小密闭式垃圾挂桶车2台,日处理垃圾150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城绿地面积达3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5%。
(四)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增强
按照国家、省、市环保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慈利县人大、政协民主评议活动整改目标,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00余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排污企业,确保了全县环境安全。一是组织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对21家重金属污染企业进行了督查并下达了《环境监察意见书》,要求企业对照《慈利县重金属污染企业集中整治方案》内容,落实整改措施,按时按要求进行环保验收,并对张家界兴达冶化有限公司的环保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的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了查处;二是组织开展县城区中、高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行动。中、高考期间,共下发通告100余份,制止建筑施工场地等3处噪声污染源,群众反响较好;三是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行动,对16家企事业单位锅炉进行了整治,目前已有慈利县零阳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单位按整治要求落实到位;四是结合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严把关,重管理。对符合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条件的29家排污企业颁发了《临时排污许可证》;五是狠抓环境信访的调处。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皇家一号KTV”娱乐城噪音污染问题进行了查处。截止目前,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104件,处理率达100%。受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9件,已全部回复;六是组织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行动,重点开展对42家医院的辐射及医疗废物和16家废矿物油产生企业的整治,有效改善了我县辐射环境质量,维护了废矿物油收购的正常市场秩序。
(五)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推进
大力加强生态县创建工作。一是启动了210个省、市生态村和20个省、市生态乡镇创建。目前,已有8个乡镇和35个村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称号并授牌。二是积极调动和整合各部门的优势资源,切实加大对生态村创建帮扶资金的投入力度,目前全县各联系生态村的后盾单位共投入创建资金达200多万元。
大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013年,全县积极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有无公害农产品21个,无公害产地认证24家,新增3家,新增无公害产地870亩;认证的绿色食品16个,其中:绿色食品基地34万亩,有机食品基地2.6万亩,这些产品覆盖面涉及食品、蔬菜、水果、鱼类和我县的传统产业红薯粉丝等。我县的洞溪七姊妹辣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
大力推广沼气建设。2013年,我县继续坚持“节约与开发”的能源政策,积极推广“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家园模式,切实搞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全县现有农村户用沼气池11322口,新增1200口,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净化处理工程40个。
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3270.25万元,完成了李家垭水库(二期)、广福桥、三官寺、龙潭河和溪口镇的集中供水工程及零溪、高桥镇的管网延伸工程,解决了区域内6.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六)环境教育宣传走向深入
进一步利用电视等多种宣传途径,积极营造宣传氛围,使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一是组织开展了环境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共发放环境应急知识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在绿色学校结合“六·一”活动发放环保知识宣传册、张贴环保宣传挂图,在活动中渗透环保理念;三是6月5日前后在慈利电视台播放环保专题节目和环保宣传标语;四是6月4日在慈利县体育广场联合张家界市绿色环保协会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宣传,活动过程中共发放环保知识市民手册500册、宣传资料1000份、环保袋3000个、环保纸杯5000个;五是采取张贴环保挂图、制作固定宣传标语牌等形式,先后在旅游景区、生态乡镇村、重点排污厂矿企业进行宣传。
(七)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认真抓好监测人员的技能知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全年共输送35人次到省、市环保部门参加各类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学习;二是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等50家单位的污染源监测、茶林河电站运行期监测、金竹矿业等4家企业的环评现状监测及李丹铁矿等11家企业的验收监测工作;三是完成了金水湾项目工地等6家企业的污染投诉监测工作;四是完成了12期饮用水源断面和地表水断面监测工作;五是实施了城市空气质量日监测工作;六是开展了县城声环境质量和交通噪声监测工作;七是完成了2013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填报工作。
2013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污染物减排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主要是污染减排投入严重不足,措施和监管不到位,工业治理减排空间较小,农业源减排项目缺乏有力推手;二是由于环保人才匮乏,乡镇环保监管不到位等原因,环境监管和水平与当前工作发展的需要有差距;三是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任务繁重,镍钼矿山企业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但重金属污染依然存在,整治工作资金投入压力大;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够。主要是生态创建工作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乡镇缺乏规范有效的环卫机构。
2014年工作设想
全县环保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市环保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抓好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努力把慈利打造成“天蓝、水净、地绿、宁静”的生态宜居城市。
2014年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任务是:
1、实施“蓝天”工程。一是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强化施工扬尘监管;二是加快推进县城区燃煤锅炉灶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禁止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完成县城区周边粘土砖厂的关闭工作,限期关闭、取缔县城周边采石场和石灰窑;四是加快机动车尾气整治,开展机动车环保标识化管理,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加快机动车清洁能源改造;五是加强空气质量日监测和数据发布工作,制定和完善极端天气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实行空气质量环境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2、实施“碧水”工程。一是抓好重点行业的水污染防治,着力加强全县镍钼矿、铁矿集中的整治,积极督促万福药业等重点工业企业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乡各医院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整治,督促落实污染治理措施;三是加强对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督促加快蒋家坪新建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四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标示牌,加大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频次,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
3、实施“生态”工程。一是深化农村垃圾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体系;二是深入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生态乡镇、生态村制度,加强对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的督查指导,全面推进一批绿色学校、绿色酒店、绿色农庄、绿色小区和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工作。
4、实施“宁静”工程。重点加大对县城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及经营性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噪声扰民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矛盾与机遇并存,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携手,为努力实现美丽慈利而奋斗!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