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县政府大手笔办教育的经验,吸引了省里外兄弟区县来慈利考察学习。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目标任务、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改革尝试,激活了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夯实,教育活力得到增强,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为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过去五年来教育基本情况及所获荣誉
1、基本情况。全县现有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民办1所),进修学校1所,初中20所,九年制学校14所,小学36所,村小及教学点163个。现有在编教师4826名,在籍学生66230人,在园在班幼儿为18367人。全县校园总面积236.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3.5万平方米。
2、所获荣誉。五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11年获“湖南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2012年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县”“全省先进教育通联站一等奖”;2013年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教育通联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荣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教育通联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省教育阳光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春苗营养计划”实施工作优秀组织奖;2015年获省“教育阳光服务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回顾
一是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共投入达20多亿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师生保障。2011年财政投入为40208万元,2012年为43208万元,2013年为45827万元,2014年为55972万元,2015年为61926万元,本级财政教育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二是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县委县政府共投资4.5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兴建了职专、四中、一完小等重点工程。其中:投资5000万元实施了金慈实小整体搬迁工程;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职专、四中的搬迁工程;投资7380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共改造学校95所,改扩建校舍面积65300平方米。维修校舍面积11450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积20051平方米。先后投资近3100万元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基本普及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三是安全管理力度增加。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以校长、园长领导下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健全专职或兼职的校园内部安全工作队伍,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不断完善校园的值班、巡查、消防、食品安全等管理制度,五年来共组织各学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达950余次,发现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达370多处;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校园基础设施及设备,重点防范危及师生安全的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交通、触电、溺水等事故,发放各类资料、海报9860余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网吧管理,加强群防群治,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从严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定期举办法制安全教育讲座达680余次,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五年来,三中、一鸣中学被评为省禁毒示范学校;一中、二中、三中、金慈、一小和二坊坪先后被评为省平安校园。
四是教育质量日趋提高。过去的五年,县教育局把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制定下发了提高质量的一系列文件,相继开展了“规范管理年”、“作风建设年”、“教学质量年”、片区教学教改教研、各阶段优质课教学比武等活动,使我县基础教育工作进入了由注重数量规模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由普及转向提高的新阶段。过去的五年全县清华、北大录取8人,飞行员录取11人;本一共录取2103人,本二共录取3766人;省学考和义务教育相关指标居全市领先地位。2016年慈利县高考成绩再获丰收,全县参加高考人数2887人,达本科线1612人,(不含对口招生、艺体类上线数),其中一本上线508人,上线率为17.73%;二本以上上线1209人,上线率为43.6%;三本以上上线1612人;专科以上上线2755人,上线率为99.35%,各项指标比率均名列全市第一 。
五是师资队伍不断改善。过去的五年,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完善,县财政下拨了120万元师训专款,落实了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师训工作;组织开展了两次文化业务考试,参考人数3284人,合格率达100%;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国培和省培任务,培训教师达到7300余人次,培训中小学校长280多人次;成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知名教师160余名;到全县24个乡镇送培、送教及示范课64节,开展专题讲座18场,参加活动人次达5000余人;有120多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支教。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教育,使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全部合格;高中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6%,较“十一五”末提高5.4个百分点;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达到42%,较“十一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坚持“按需设岗,凡进必考,择优选聘”的原则,五年来共补充教师500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教师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六是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初步建立了以县资助中心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贫困学生和教师资助体系。五年来,完成了对中职学生、高中学生及大学新生“中央彩票公益基金资助”、中小学生和学前学生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及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0947人(次),累计9875.9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23名,累计资助资金202.3万元;为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教科书费用累计2249.1万元,涉及学生366069人;社会助学1610人,累计资助资金950.54万元。 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顺利实施,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覆盖率达到了100%。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教育局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