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公路局五年工作总结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公路局 编辑:redcloud 2016-09-01 17:34:19
—分享—

  

 

  永安大桥通车典礼

  

 

  省道306长潭河路段

  

 

  雷雨垭隧道

  慈利县公路局承担着境内439公里国、省道建设、养护、管理任务。近五年来,不断加大公路管理力度,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加速公路改建升级,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新形象。

  (一)公路养护逐步转型升级,路况稳定畅通

  五年来,公路养护在不断向预防性养护和全面性养护升级,传统养护模式在向集约化、机械化养护转向。公路养护以路面养护为中心,强化日常小修保养,干线公路基本无坑槽、翻浆、沉陷、断板等影响行车安全的严重病害,雨、雪天气坚持上路保洁、及时抢修水毁,好路率达80%以上。坚持对桥梁定期检查、及时维护,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确保了桥梁的安全畅通,投入6297万元资金实施了危桥改造,全县大中修干线公路196公里,省投资计划达 10548.24万元,极大地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二)大力争取干线公路改造项目,有效提高了路网通行能力

  1、慈茶公路建设项目

  慈茶公路建设项目分为慈利县城至通津铺、省道S305线象市至茶垭两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慈利县城至通津铺公路全长26.971公里。县城城区路段5.56公里,路基宽度12米,其它路段路基宽8.5米。工程预算总投资为15173万元。

  象市至茶垭段全长29.745公里。路基宽度8.5米。预算总投资为12252万元。

  慈茶公路工程建设于2010年6月29日举行开工典礼。慈利县城至通津铺公路项目除城区段以外标段于2013年5月28日交付使用。象市至茶垭公路项目于2015年2月10日交付使用。

  2、“两路”改建项目

  慈利县零溪至龙潭河公路改建工程和慈利县杨柳铺至通津铺公路改建工程简称“两路”项目,“两路”改建项目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工期2年。根据县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目标,2016年底完成“两路”改建工程主体工程。

  慈利县零溪至龙潭河公路改建工程起于零溪止于龙潭河,路线全长23公里,总预算为14526.02万元,宽7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建长595米的隧道1座。

  慈利县杨柳铺至通津铺公路起于杨家溪东洋渡大桥,止于通津铺,路线全长28公里,总预算为14995.32万元,宽7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3、慈利县县城新区主干道路建设

  慈利县县城新区主干道路建设项目,属于慈茶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内容之一。县城新区道路起于新建澧水大桥北岸,贯穿蒋家坪太坪、北岗、南阳、龙坪等4个村,于甄山娄水大桥同原省道305线相接。县城新区道路全长3.5公里,分为澧阳大道和慈利大道。南北向为澧阳大道,全长1.82公里,路基宽60米;东西向为慈利大道,全长1.68公里,路基宽12米。澧阳大道主车道设计为双向6车道,行车主道半幅宽11.75米,中央隔离带宽10米,非机动车道宽6米,人行道宽4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

  慈利县城新区道路工程项目招标价为4484万元,2013年5月1日正式开工。2015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澧阳大道主体工程。工程投资达到6000万元。

  4、永安大桥危桥改造项目

  慈利县于2013年8月启动永安大桥封闭交通和危桥拆除工程。2013年11月30日签订施工合同,合同工期730天。大桥工程于2015年12月2日全桥合龙,2016年5月建成通车。新建永安大桥设计全长493米,其中主桥长285米,桥跨为4×50米+3×25米,桥面宽20米,双向四车道,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路面,南岸接线133米,北岸接线75米,人行道外侧采用方钢管栏杆。该工程施工图预算资金约5158万元。大桥新建工程签约合同价为3365万元。

  5、公路大中修工程项目

  抓住公路大中修省补资金计划机遇,促进干线公路管理升级。2015年,我县争取到大中修项目近5000万元国省补助资金,对我县境内省道306干线公路的零溪至县城、高峰至熊家庄路段摊铺沥青34.7公里,更换水泥破损路面21000平方,一条崭新的旅游主干线呈现在大众面前。在整个大中修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引进新材料、新工艺,大中修工程获得了质量和效益的双赢。大中修以后,我们还投入资金497.8万元对S305、S306线上的安保工程进行了升级,完善了险要路段的警示桩和防撞墙。

  (三)强势推动,提升了路政执法水平

  公路路政管理重点整治“非法棚屋”“ 龙门架”“ 摆摊设点”“ 堆物放料”公路违法现象,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从2014年10月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县政府安排治超专项经费450万,为治超工作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同时从公路、交警、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和各乡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执法队伍,安排执法车辆12台,专门从事治超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依法治超、严管重罚”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超限超载率降低到了1%以下。公路治超工作长期有效和持续稳定地得以开展。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公路局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