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整合工商、质监、食药职责,组建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加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承担全县商事登记行政审批及后续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技术标准化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消费维权等重要职能。自2016年元月1日开始组建,至5月底基本组建完毕,目前,我局完成了办公场地的搬迁、机构的整合、人员的调整、职能的明确、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确定。全局运行的各类二级机构43个(其中内设机构23个,直属机构9个,派出机构8个,社团机构3个),比合并前减少二级机构19个,全局共有干部职工328人(其中在职人员241名,退休人员87名)。全局各项职能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综合监管、行政执法、技术检测的工作体系,坚持了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快速、稳定推进。
一、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革红利显现。
——市场主体发展迅猛,全县市场主体存量大幅上涨。全县市场主体存量总数15585户,同比增长47%,其中企业2339户,同比增长158.5%,个体工商户 13246户,同比增长36.7%。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运行顺畅,新成立及换照企业增速加大。“三证合一”实施以来,登记各类企业户数1354户,其中新发展520户,变更登记和增补证照(换照)834户。
——新兴市场主体如家庭农场,电子商务等正蓄势待发。家庭农场新发展138户,同比增长795%,累计达到197户;新登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2户,同比增长1200%,全县累计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16户,同比增长1500%。
——圆满完成年报工作。全县应参加年报14210户,其中,企业应年报1552户,已年报1324户,未年报228户,年报率85.3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396户,已年报359户,未年报37户,年报率90.66%;个体工商户应年报12262户,已年报11742户,未年报520户,年报率95.76%。圆满的完成了企业年报率达80%以上、个体工商户年报率要达90%以上的工作目标,且全市第一率先完成。
二、加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监管效果明显。
——强化市场秩序热点问题监管。一是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和治理商业贿赂,重点查处强制交易、滥收费用、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大规范直销打击传销工作力度,加强对直销企业、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把握直销招募、培训、宣传环节,严厉打击各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三是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重点,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对各类商品集散地、商品批发市场以及侵权假冒案件高发地,集中力量,全面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四是加大广告市场巡查力度,以食品药品、保健化妆品、医疗器械、房地产、非法集资广告等为重点,分阶段、分品种开展整治,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有效遏制了虚假违法广告发布行为。
——强化产品质量执法打假整治。一是开展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需要强制性认证的消防产品市场准入资格和合格率较低的消防装备产品以及人员密集场所普遍使用的消防产品,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冒认证、认可标志等消防产品违法行为;二是查处日用消费品特别是电商产品假冒名牌、掺杂使假、虚高等级、以次充好、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三是重点检查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未经周期强制检定或检定不合格投入使用,外加装置人为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故意短斤少两、欺诈和克扣消费者,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达标等计量违法行为。半年来,共出动车辆89台次,执法人员428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1750多户,开展检测110个样品,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2件,办结27件,罚没35.713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件。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了冷冻肉制品、农村食品扫雷、查无证、端窝点及打击销售病死猪肉等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查获经营进口冷冻肉制品经营户13户,查获进口冷冻肉制品4000余公斤,已结案4起,罚款6万元。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四查”行动。普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2324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经营49次,风险排查改进生产经营40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次,参加专项行动人员523人次,举办启动仪式、新闻发布2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8份,跟踪回访督促落实整改21家,查办违法经营案件21件,涉案货值65.66万元,罚款29.7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3万元,收缴召回问题食品药品33公斤。三是开展药品药械治理整顿,对全县涉药涉械单位649家、55家药品零售企业、70家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做到无遗漏,无死角,无盲点的全覆盖监管。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及计量检定监测。一是积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进行隐患整改,对130家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下达安全检查指令书6份,整改10家。二是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共接到3起特种设备投诉举报,核查3起,查实2起,发现安全隐患2起。三是开展气瓶充装站和汽车出租企业专项整治,杜决违法充装“螺丝瓶”和有效遏制超期钢瓶和不规范充装的行为;四是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县92家电梯使用单位、298台电梯及4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专项整治,4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了自查自纠,查处安全隐患2处,整改2处。五是开展“九打九治”打非治违工作,对非法安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无证电梯,未经许可擅自充装移动式压力容器与气瓶,使用未经定期安全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共检查70家企业,发现一般隐患11处,均下达责令整改书,并督促其整改到位,发现较严重隐患2处,责令其迅速更换了问题设备。五是计量检定监测全县范围内的燃气表1000块、加油机219台、压力表87块、电子秤7台,对城区中心的超市、饭店开展了计量执法检查,有24家商店接受了强制计量检定。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一是建立健全了旅游市场工作机制,设立了旅游市场分局,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加强了旅游市场监管。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比较严重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景区旅游商品市场、涉旅行业等经营服务主体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扬秩序、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三是加大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结合创建诚信旅游市场示范标准,引导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落实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商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四是加强旅游消费维权,积极引导和督促景区经营主体设立和完善“消费维权服务站”,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旅游投诉举报,促进消费纠纷的和解。上半年,共检查旅游市场主体362户,其中企业28户,食品生产加工经营15户、食品流通经营223户、餐饮经营56户、药品经营18户、特种设备22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63份,对涉嫌不正当竞争和违反食品安全的立案5件,取缔无照经营餐饮1户。
三、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发布消费安全警示。
1、充分发挥12315、12365、12331三个维权平台,进行整合完善,做到一个平台对上联下,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分流、及时调处,确保平台在线率、调处成功率、消费者满意率达到三个100%。
2、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县人民广场举行了“新消费、我做主”大型纪念活动,弘扬诚信、公平、法治消费文化,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共出动车辆20台次,工作人员230人,设置宣传拱门4个,宣传展台、咨询台45个,制作宣传横幅51条,宣传展板276块,散发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接待咨询1200人次。
3、及时汇总分析举报投诉数据,结合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发现的突出问题,依法公开案件处罚和监督抽检信息,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上半年,共受理举报投诉59件,其中申诉52件,举报7件;办结调处59件,办结调处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6万元。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