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红网慈利分站4月17日讯(通讯员 残联办公室) 残疾人托养工作是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稳步推进这项工作,今年来,慈利县残联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p>
<p> 第一,着力充实残疾人托养机构。截止2017年4月,我县持证残疾人有21030多名,其中智力残疾人1475名,精神残疾人1362名,重度肢体残疾人3149名。必须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集康复、托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托养机构。今年来,县残联积极向周边区县学习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与具有资质又有实力的机构就托养机构的场地、创办模式、管理运作、服务范围等进行了交流。在此基础上,分别创办了慈利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和慈利县仁爱之家。同时,经理事会研究,将慈利县特校和张家界市精神病医院列入残疾人托养工作的承办机构。使残疾人托养工作有了扎实的载体。</p>
<p> 第二,精准摸清残疾人托养底子。上级下达给我县的2017年残疾人托养任务为155人,其中居家服务100人、日间照料30人、寄宿托养25人。今年较往年指标少,与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缓解矛盾,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上级下达的托养任务,县残联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指标分配、初选对象等严格把关,严格按标准摸底确定预选对象。托养对象必须是就业年龄段内的精神、智力或重度肢体残疾人,必须是从未享受过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必须是困难户等。摸底对象汇总后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公示。目前,全县已摸排上报托养预选对象198名,其中居家服务对象129人、日间照料38人、寄宿托养31人。</p>
<p> 第三,及时启动残疾人托养工作。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又无异议的托养对象准确地录入数据库。积极向上级残联汇报沟通,确定了正式托养对象155人,并由四家承办机构及时启动托养工作。截止目前,慈利县托养康复中心已有日间照料在托残疾人14名,慈利特校已有在训残疾儿童22名。其他两家机构正在做好启动工作。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托养任务,达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和谐一方”的效果。</p>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县残联办公室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