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慈利县“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纪实

2019年6月13日,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这是慈利县高峰乡茅庵村大喜难忘的一天、激情飞扬的一天、魅力四射的一天,只见茅庵水库大坝彩旗飘扬、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号声振天:“党发号召修水库(呀嗬咳呀),干部群众一条心(哎咳咳呀嗬咳呀);挖土运土忙不停(喂呀喂子哟喂),打硪号子一声声(嗬咳咳呀哎咳喂呀);快把硪儿高高升(喂子哟哟),一硪一硪要压紧(啊嗬咳哎);大坝坚固质量硬(喂呀喂子哟啊),抗旱防涝有保证(哟嗬咳咳);个个都要记在心,我喊号子都应声;硪儿越打越起劲,你追我赶不歇停;人人都把红旗争,个个都想当标兵;硪声号声如擂阵,大坝天天往上升”……原来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促进会、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慈利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指导、慈利高峰乡人民政府主办、慈利县打硪号子乡村旅游民间文化研究会承办、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促进会、高峰茅庵村民委员会协办的慈利县“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正在这里激情上演,和着优美动听的打硪号子,7支代表队打硪比赛和9支队伍打硪体验正在这里激烈进行。直接参与打硪比赛和体验的运动员、裁判员、开幕式表演人员及工作人员430人,观众达2000人。

慈利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演绎出博大精深独具特色魅力的劳动文化,慈利打硪号子就是由明末清初李自成农民军之大将李过转战陕、豫、鄂、湘退居慈利高峰茅庵,建立战略防御屯兵养息之地,兴修水利时创造的一种打硪民歌,用“硪”作为砸实地基的劳动工具,用打硪号子演绎兴修水利的劳动场景,展示宏大气魄的农修劳动文化,后被高峰儿女发扬传唱,修建了茅庵水库,成为高峰乡饮水的源泉,打硪号子在上世纪广泛应用于慈利兴修水利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慈利打硪号子,是一种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朴实情感的溇澧乡䪨,是一种泻意奔放的劳动呐喊,是一种独具舞美的劳动文化,是一种燃烧激情的劳动艺术,是一种将劳动重负演绎升华的劳动快乐,是当今改革开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值得传唱的劳动声音、值得传承的劳动文明。为把慈利打硪号子这一独具特色魅力的劳动艺术劳动文明传承下来,保护非遗成果,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申报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走出慈利、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达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宣传推介慈利加快发展慈利的目的,由慈利县委书记邱初开题写书名、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卓康宁、《解放军报》原总编谭健将军题词,县委县政府领导邱初开、高靖生、朱超雄、戴必欣、吴清英、覃业成担任编委会顾问和正副主任、黄国军、冯琳进行策划,冯琳、黄杰逊任主编的《溇澧乡䪨》——慈利打硪号词一书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了;顺应当前农村文化艺术发展形势,贯彻习总书记繁荣地方文化艺术指示精神,主打极富溇澧地方文化特色打硪号子的“慈利溇澧乡䪨合唱团”成立了;今天,慈利县“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正式举办了,参加本次运动会的有高峰乡打硪代表队、中国银行慈利支行打硪代表队、茅庵村打硪代表队;江垭镇细茅坪打硪代表队、张家界武陵源老唐三下锅打硪代表队、慈利县惠民供销打硪代表队7支运动队,他们将为争夺慈利“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抬硪、飞硪冠、亚、季军而奋力拼搏。

随着裁判长黄国军宣布“比赛开始”一声令下,身着红、黄、绿、白各种颜色的打硪队员抬硪拉索、唱调喊号正式进行打硪比赛,顿时茅庵水库大坝成了石硪上下舞动的海洋,一片2000人欢腾的海洋……此时每尊石硪已演变成吸引众人眼神的美丽焦点;每条硪绳正挥舞成乐谱世界的动人音符尽情地跳动着、翻滚着、挥洒着、绽放着;和着激情奔放的号调和声声的呐喊,此时的打硪就象风情万种的美女在尽情地舞动着,时而空中飞扬、时而顿地驻足,成为一道靓丽多姿的风景,以其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荡漾着人们的情怀,引人入神让人们浮想联翩……打硪的号子美、音䪨美、乡土美、境界美、精神美、动感美!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2000名观众……“同志们呐来打硪,俺们姐妹有八个;咯人占好咯人的角,咯人扯好咯人的索;八人齐心使大劲,硪儿飞上九霄云;硪儿索索要拉紧,打得实来砸得正;一硪砸它一个坑,十硪砸出一个坪;姐妹们啦干劲足,学习大寨赶长峪;修完庄塌修龙潭,明朝回家过大年。”抬硪比赛比的是整齐的节奏、优美的号子;“叔叔伯伯不着急,我们早就讲好哒;等到水库修成功,谈婚论嫁再成家;万众一心修水库,家事杂念抛开它;打硪挑土齐踊跃,汗水浇开幸福花”;“不管天晴与天阴,挑土打硪要抓紧;战天斗地人心齐,修好水库为子孙;说说笑笑筑水库,坝成水满好收成;气死旱魔与龙王,从此不再受涝荒”。飞硪比赛赛的是划一的节拍、共鸣的情感。有情感的地方就有温暖与感动,有情感的地方就有快乐与温馨。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为水利事关农业,事关农村,事关农民。“文章合为世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打硪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接地气,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劳动情感生活;二承天气,充满时代气息;三树正气,弘扬民族精神。特别是弘扬了那个时代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艰共苦的战斗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打硪号子是慈利原始的土生土长的《溇澧乡䪨》,观其打硪比赛场面,听其打硪声声,无不让人感到劳动之艰、劳动之苦,体验劳动之美、劳动之乐,广大劳动人民把较为枯燥的劳动用打硪号子提炼升华,抛开了劳动的艰辛,用声声打硪号子呐喊,抒发情感,泻意奔放,激情燃烧,天工向人挑战,人工比天巧算。不是诗人的慈利农民,建设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库大坝田园风光;不是美学家的慈利农民,创造了劳动生活的艺术美感,就象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和“对人有用的方式”设计和改造了自然。农业在这里不再是沉重的话题,农业劳动在这里正如恩格斯所预言:从一种重负变成了一种快乐,从而劳动人民不再以劳动为苦,而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激励人们更加热爱劳动,享受劳动!

这就是打硪的魅力,打硪原来如此有魅力!茅庵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高峰乡的风水宝地;茅庵因李自成野拂文化之谜而出名,茅庵更因是慈利民间艺术打硪号子的源产地而扬名;茅庵打硪号子情切切、意绵绵,体验打硪运动尽显刺激、热闹、动感之美,能放飞心情收获欢笑快乐和无比的惬意;《魅力茅庵惹人醉》!茅庵是旅游观光、户外活动特别是打硪运动的最佳选择之地。难怪参加慈利县“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的有常德市原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曹儒国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顾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巡视员杨仲跃来了、张家界原市委常委、军分区原政委李木生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原处长阳金保来了、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原处长彭学斌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湖南语溪书画研究院院长马君声来了、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处长杨林盛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唐弘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彭利民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欧阳询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越勇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潇湘爱莲女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爱莲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理事、书法家冯丽来了、新湖南《艺术收藏》执行主编王小华来了、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长沙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汪辉来了;还有国家一级演员邢险峰、国家一级演员、湖南省花鼓戏协会秘书长李鸣、中国最强音著名青年歌手陆平来了……另外,还有慈利县财政局等单位组织的9个工会组百名工会会员打硪体验队;还有岩泊渡、零溪、通津铺、杉木桥、象市、江垭、三官寺等乡镇和周边武陵源、永定区2000名观摩人员,专乘前往茅庵来目睹打硪活动的风采。慈利高峰乡党委书记包华致欢迎词,湖南省非遗文化促进会顾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巡视员杨仲跃宣布慈利县“财源建设杯”首届打硪运动会开幕。在运动会开幕式和比赛间隙,国礼大师马君声义务为高峰乡及茅庵村分别书写了四尺整张的书画精品“龙马精神”和“幸福茅庵”;国家一级演员邢险峰、李鸣演唱了湖南花鼓戏曲,青年歌手陆平献歌,湖南省杜心吾自然门弟子进行了武术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使整个运动会开得生动、活泼、精彩、圆满。经过激烈角逐,茅庵村打硪代表队和中国银行慈利支行打硪代表队并列夺得抬硪比赛冠军,张家界武陵源老唐三下锅打硪代表队获得抬硪比赛季军;江垭镇细茅坪打硪代表队、张家界武陵源老唐三下锅打硪代表队、茅庵村打硪代表队分获飞硪比赛冠、亚、季军。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是要求考生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这是新时期正需传承劳动正能量的最好倡导,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劳动是最美的艺术,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战天斗地打硪是一种劳动文化,是一种艰苦创业的劳动精神,令人欣慰的是慈利打硪号子正申报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更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弘扬这种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打硪精神。打硪声声,硪号声声,她展现的是慈利农田水利建设战天斗地的恢宏场景!她展示的是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万丈豪情!她弘扬的是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打硪声声,硪号声声,劳动之美、动感之美,她留给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溇澧乡䪨,是可歌可泣、需要传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这就是慈利举办首届打硪运动会的初衷,这就是溇澧乡䪨——慈利打硪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理由!她将成为宣传推介慈利加快发展走向世界的一张精美明片!这就是打硪比赛的无穷魅力!
作者:慈利县财政局 冯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