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眼中的凤凰

来源:慈利站 作者:张彩霞 编辑:毕虹琳 2021-04-22 23:20:29
—分享—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题记

来湖南工作近两年,还记得初来张家界的时候,一路上完全被张家界美丽的风景深深吸引。由于第一次来到南方,坐车时我不由地望向窗外,不舍得错过沿途美丽的风景,内心充满了对这里的无限向往和憧憬。远处是那陡峭的弥漫着云雾的山,眼前是农家小别墅,我彻底被这美丽如画的景色深深震撼折服。

工作后一直听同事们说,张家界的旅游景点很多,有让人惊心动魄的玻璃桥,有《西游记》拍摄时的景点天门山、天子山,有树木茂盛的森林公园······。但这些美丽的景点我都没有去过,也没有那么渴望去,真正令我着迷的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前段时间读完他的《湘西散记》,再从头来看他的《凤凰》、《边城》、《长河》、《石子船》等,才能真正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就像《边城》里描写的茶峒这座小城,不仅仅只有感情故事,还有朴实的人儿、淳朴的民风、如画般的水乡风景,宁静致远,自然淳朴。

基于对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热爱,我请假去了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学家沈从文《边城》的所在地,沱江贯穿其中,是名副其实的“水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并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古城不仅景色优美,同时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这里的人才不止说是沈从文先生一人,他的文采显然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里还是民国第一任总统熊希龄的故乡,他在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虽然后因为袁世凯复辟被迫辞职,但他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并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他的事迹也名留青史。

前往凤凰的一路上,我一边详细地给自己做着旅游攻略,田家祠堂、沈从文故居、沱江吊脚楼、北门古城楼、关田山苗寨等。一边幻想着关于凤凰古城的一切,它们的名字都是那么好听,总感觉古城应该是在烟雨蒙蒙之中,清新,脱俗,内心是无比的期待。由于到达时是晚上,且是旅游淡季,古城里的游客并不是很多,但在古城五颜六色的霓虹下,小城的清香扑面而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古色古香的小城简直就是一个宝地,小城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城里都是那么的具有年代感,吊脚楼建立在水上,如诗如画的景色,十分具有湘西特色。

第二天准备前往苗寨,睡梦中我就听到了雨打竹页的声音,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起床收拾完后,我撑着雨伞,独自踏着古镇遗留的余晖,嗅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泥土的幽香,漫步在古镇斑驳的街巷,那一刻,所有的压力都全然不见,整个人也变得轻松起来。大概中午的时候,雨总算是停了下来,坐上大巴车准备去凤凰县的山江苗寨,车里的人并不算多,但导游还是很认真地讲着关于凤凰古城和苗寨的一切,我仔细地听着并学习着这边的方言,那会儿是认真地做了笔记的,但过后我再没有回头翻开过。

听说凤凰苗寨是从硬生生从悬崖凿下来的,看着车窗外的悬崖万丈,车辆偶尔颠簸一下,导游也讲起了关于苗寨的巫蛊和赶尸之说,听着吓得我心扑通扑通直跳。但我并没有因为胆小而撤退,我知道这正是苗族文化的精髓之处。下车后买完船票,一行十几人坐船过江,待船着陆以后,我们陆续登上了去苗寨的村路,石头的台阶显现出这里悠久的历史。在苗寨的路上,我们坐在丛林里,看着远处山峦裹着的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这时,导游讲起了关于眼前女神雕塑的传说,关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也曾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出现过,坚贞的爱情确实让人感触很深。去参观农家大院,见证了苗寨的古老建筑,石板小路,石头砌的房子,屋里生的小火,我们围成一圈,听着导游讲着关于这里的历史。午饭吃了农家小菜,且大多都是湘西的土家菜,饭桌上我们一行人合影,了解到我们之中不仅有情侣,还有来自台湾的同胞。晚上参加了当地的篝火晚会,伴随着音乐声的想起,台上的演员都尽情地表演,台下的观众也都很认真的观看着。节目表演结束了,充实的一天也即将结束了,大家都互相道别,期待着明天新的旅程。

远离人群后,我独自走在古城的街道上,看着石板上堆积的一层水,空气中还散发着雾雾的感觉,原来这里的雨一直都未曾停过!但雨中的古城更加显得神秘和美丽,街上的店铺一挨着一家,发黄的木板房与青石板路相映生辉,被剪辑在心灵的相册里。这里的服装、绘画、牛角梳等,都是在很有年代感的店铺里售卖,我买了几串手环,只为给这趟旅程画上一个简单的记号。

第三天,我起了个大早,走过长长的石板路,穿过窄窄的街道,来到一座普通的南方四合院,大大的廊檐下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沈从文故居”几个大字,院子、卧室、书房等的陈设都是那么简单,一张张照片和凌乱的书桌都记录着沈从文先生的一切。他的墓地矗立在听涛山的半山腰,绿树环绕,江水萦回,石碑上刻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十六字句,十分令人向往和钦佩,并将沈从文先生的朴素和贴近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沈从文曾在他的《凤凰》中写到:“落日黄昏之时,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其实直至今日,文章中的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也许已经模糊了,但凤凰这块土地依然因为沈从文而辉煌,也许每一个文人都想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就像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一样。然后在自己心中的土地上,尽情地创作,不断地思索,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通讯员 张彩霞)

来源:慈利站

作者:张彩霞

编辑:毕虹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