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加快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实施意见

来源:慈利站 作者:县工业强基倍增办公室 编辑:高媛 2021-06-15 13:34:02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意见〉的通知》(湘办发〔2020〕7号)、《中共张家界市委办公室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实施意见》(张办发〔2021〕1号)精神,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加快补齐全县工业经济短板,现就加快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和“11567”总体思路,县委“六县”战略,以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为目标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链,统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地域特色、与生态环境和旅游相适应、一二三产业创新融合的新型工业体系,助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立足筑牢全县工业基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助力旅游、强基补短,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发展,坚持两化融合、数字赋能,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主动对接湖南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培育生物医药食品、轻旅(商)制品、绿色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力争到2023年,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

(一)生物医药食品产业链。依托东方希望、新希望、新瑞生物,推进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分割肉(鱼)、腊制品等产业,配套发展生猪饲料、生物饲料及特种水产饲料产业。立足本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质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植物提取、中成药研发制造及美丽健康产业,建设武陵山片区植物提取和药妆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培育植物提取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重点发展杜仲、黄姜、葛根等特色原料、医药中间体生产。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加工,支持神舟医药、东莱生物发展壮大。加强中成药、生物转化中药研发生产,重点引进1-2家上规模中成药生产企业,指导神舟医药增加中成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积极发展美丽健康产业,加强药食同源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重点开发大鲵多肽、绿原酸、黄酮等系列美容护肤产品、化妆品和保健养生产品。依托我县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壮大茶叶粮油肉食果蔬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食品加工与农产品种养、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持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设全省重要的生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优质茶叶、休闲食品、特色饮品产业集群。依托云雾王、古道源、绿春园、五雷月眉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茶叶、杜仲等代用茶精制加工,加快培育优质茶叶品牌。加强特色饮品研发生产,深度开发包装饮用水及葛根、杜仲、猕猴桃等特色饮品,积极培育白酒、果酒产业。支持特色风味食品、调味品、熟制品、休闲方便食品生产。

(二)轻旅(商)制品产业链。加强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包装、服务、加工、生产、销售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外包装研发生产,积极参与全市举办的旅游商品博览会,为建设全国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献计出力。加强民族服饰、特色箱包、工艺美术、儿童玩具和文创产品生产,重点培育1-2款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慈利特色的高端旅游纪念品。积极促进旅游用品开发,重点发展旅游鞋帽、户外运动用品、旅行用品及酒店用品生产。以旅游商品产业园为重点,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旅游观光工厂。支持发展旅游商品包装产业,大力开发能激起游客购买意愿、方便携带的系列旅游产品。

(三)绿色建材产业链。推进装配式建筑“科研、设计、生产、物流、材料、施工、装修、运维”全产业链建设,以鼎盛建材、兴源混凝土、金昌砂石、荣达石材、海绵城市、金刚门窗、平安福节能门窗等企业为基础,大力推广SPCS全装配建筑技术体系,重点发展PC建筑构件、预制品部件生产,支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修装饰材料、环保绿色涂料。支持发展钢结构、轻钢结构装配式产业。有序发展建筑装饰石材产业。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

(四)新材料产业链。紧紧围绕制造强省重点产业领域,结合我县资源禀赋,突出发展以鸿燕、贵友、恒亮、景岗等企业产业为基础,努力在科学发展、产品创新上做文章,进一步夯实下游产业链,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的市场运营力和市场竞争力作用,形成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体系,实现重点产业“强筋骨”、龙头企业“长肌肉”的目标。

(五)装备制造产业链。以现有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大力支持天成机电、忠军机电、匡沫环保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发挥企业产品的优势作用,突出产品效能,促使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壮大发展。重点发展特色装备制造,支持富方、朱木匠、星梦、湘典等家具家居制造企业打造家具产业园,支持是佳运动、永鑫鞋业、金福凯盛鞋业、美达制衣作为旅游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发展。瞄准国际装备制造市场,结合现有的中兴泰、兴友、利升、齐创、大发、慈变电子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信息产业基础,支持并引进一批高端旅游装备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六)新能源产业链。利用我县属于武陵山脉的地理优势,结合龙源慈利风电有限公司现有天鹅池、仙女溪的风电建设基础,积极对接中节能、华电、中国电建、五凌电力、三峡新能源等风电开发公司,充分发挥风电节能的作用,拟定在具有开发优势的江垭、高峰、洞溪、南山坪、东岳观、广福桥等地新引进一批风电建设项目,从项目的选址、测风、备案、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大力引进光伏新能源产业,促使更多的新能源项目落户慈利。

三、推进措施

(一)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瓶颈技术。大力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激励企业开展发明创造,推进规模工业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全覆盖,建设一批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视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产业链细分领域标准建设。加强品牌宣传营销,重点打造三合五彩茶、洞溪辣椒、慈利杜仲等“硒有慈利”县域公用品牌。

(二)提升园区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园区功能与品质提升,重点加强标准厂房建设,支持引导产业链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企业间的配套能力和关联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企业组建产业发展促进联盟,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领军企业、重点企业需求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小巨人”,努力打造产业链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一批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展览展示等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三)强化保障支撑。加强土地、能源、人力资源、物流、数据等生产要素保障,对产业链重点企业予以重点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工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链链上企业的项目建设和贷款贴息,省级专项资金申报优先推荐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深化产融合作,坚持完善产融合作“白名单”制度,积极探索金融租赁等融资方式,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轻资产融资担保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能人才培训,大力引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领军人才、高端紧缺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育、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政务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价值化。

(四)实施精准对接。坚持开放发展,以招商引资为第一选择,进一步压实工业招商责任,招商项目落地情况定期通报调度。强化产业链思维,深度谋划、精心筛选、定期发布一批工业招商项目。着力招大引强,瞄准相关领域三类500强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有针对性地引资、引才、引技,加快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和发展短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粵港澳大湾区转移产业,坚持亲情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坚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深化产业链合作对接,重点引进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五)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和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招商机制,进一步放权搞活,重点增强园区投融资能力和效率,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优质办高效办。规范对企业的检查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按有关规定加大企业家宣传表彰力度。

四、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保障。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培育工作由慈利县实施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纳入日常工作调度。建立县领导联系产业链制度,每个产业链分别由2名县领导联系。每个产业链明确1个县直单位为牵头单位,负责组建专门办公室具体推进相关工作。进一步深化领导和部门联系帮扶工业企业活动,各级领导带头深入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各单位和工业园要成立相应机构,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工作情况纳入全县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目标考核。

(二)统筹协调推进。坚持全县一盘棋,着眼于全县产业发展,分产业链编制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建立项目库和客商库,制定完善产业链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2021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各产业链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布局,进入工业园区的重大工业项目由县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领导小组统筹把关,推动各单位、园区之间良性互动、错位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三)健全体制机制。各产业链推进办公室由联系县领导担任办公室正、副主任,牵头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牵头单位明确专人承担具体工作,工作情况每月进行调度。对产业链建设中发现的问题,由各产业链办公室汇总报县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领导小组予以交办和督办,限期解决落实。对交办问题不落实的,按规定予以问责追责。县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领导小组按月通报工作情况。产业链办公室由县财政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对在产业链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予以提拔重用。

(四)营造宣传氛围。切实加强对发展新型工业、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及时总结经验,推介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培育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浓厚氛围。加强工作督导和舆论监督,狠抓责任落实,推动形成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抓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培育的强大合力。

来源:慈利站

作者:县工业强基倍增办公室

编辑:高媛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