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抗疫人】万笛:疫情就是命令!我请战!

来源:慈利站 作者:朱渊 编辑:寇猛 2021-08-17 09:26:38
—分享—

这是他的本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奉献社会。从7月31日至今,万笛一直工作在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苗岭村县际健康检测点上,没有换岗,也没有回家。

“派我去最危险、最辛苦的地方参加抗疫工作。”


图片1.jpg


7月的最后几天,输入性“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使得张家界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得陡然严峻。

“我当过兵,身体好,一直都没生过大病,可以连续值班48小时,请派我去最危险、最辛苦的地方参加抗疫工作!”7月31日清早,得知疫情形势愈来愈严峻,平日里话语不多的万笛鼓足勇气,向县委急切请命。万笛,是该县投资促进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当天晚上,万笛就驱车赶去了三官寺土家族乡。这里是慈利县与武陵源区的交界点,有知名的景点—张家界大峡谷景区,途径的车辆、游客和居民数量很大,也是距离此轮疫情爆发“旋涡点”最近的地方。

他说,“这一班,我们一直守到第二天的下午一点。”

遮阳棚在烈日的暴晒下变得很烫手,在里面值守跟坐蒸笼一样;强降雨来了,任性的风将雨刮进棚子里,里面的人瞬间就变成了落汤鸡。

在卡点值守的日子,万笛觉得又回到了军旅生涯。

“哪怕再苦再累再危险,一声令下也要往前冲”他说。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果决的姿态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这是万笛始终不变的初心。

“疫情不散我不退,我还能多做点事情。”


图片2.jpg


三官寺土家族乡面积大、住户分散、小道多,乡政府和村里的人手严重不足,组织、管控难度很大。

上午十点,万笛给乡党委书记发微信,“书记,我虽是健康检测点值守的同志,但既已来到三官寺,特向书记申请参加三官寺的第三轮核酸检测工作(维护秩序等都可以),想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请给我安排任务!”;晚上九点,“书记,听说全市第三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要在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完成,要是有用得着的,随时听从调遣和安排”;凌晨一点,“书记,三官寺村目前已收工,今天是否还有任务?”

半个多月来,万笛每天都铆在抗疫一线,卡点值守、巡逻巡查、核酸检测组织、宣传劝导,只要有事情做的地方,总能找到他的身影。他说,“疫情不散我不退,我还能多做点事情。”

“他这个人就是热心肠,典型的军人作风,喜欢到处帮忙,我们都特别感谢他为三官寺疫情防控所做的贡献。”三官寺土家族乡党委书记吴清华动情地说。

“她才5岁,却很坚强。”

7月31日中午,万笛得知妻子的健康码变成了红色,她需要在张家界市城区进行集中隔离。他们进行了简短的通话,“丫丫知道你隔离吗”,“知道,她哭鼻子了。”妻子嗫嚅地说道。

丫丫只有5岁,是万笛的女儿,也是他的心肝宝贝。

妈妈被隔离,爸爸到偏远的乡村去守卡,留下丫丫和年迈的外公、外婆在家里。万笛心里五味杂成,鼻头一酸,感觉眼角有些湿润。

“丫丫,爸爸、妈妈要在外面打败病毒,你在家里要乖,要听外公、外婆的话哦。”与女儿说完这句话后,万笛赶紧挂断了电话。他不敢说太多,他害怕这个时候听到女儿喊爸爸、妈妈。

“大河涨水小河满,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万笛是这样提醒自己的,也是这样说服妻子的。

“去年疫情时,我在乡里连续工作了40多天,也没空回家。”万笛说,每次与女儿视频,她表现得都很坚强,但是疫情结束后,回到家里,女儿抱着他哭了很久很久。

现在,万笛一家三口分居三地。

“她才5岁,却很坚强。”万笛说出这句话后,把头一甩,不再面对记者。

“若有战,召必回”并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内心的坚守。万笛就像广大抗疫一线人员的缩影,把铿锵的诺言和家人的支持转化为内心的坚守,坚守在战疫一线,用坚守保护着大家的平安。(通讯员 朱 渊)


来源:慈利站

作者:朱渊

编辑:寇猛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