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次光是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4岁学木匠,21岁出门打工,30多年在环保行业打拼闯荡,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返乡创业后,他依然在坚守中传承匠心,铸就无悔人生。
今年52岁的杨次光是慈利县苗市镇人,从小家庭贫困,14岁弃文从“匠”,学了木工。
“父亲把我喊学去木匠,跟着师傅学了3年,自己出来做了木匠3年,非常辛苦。1990年到上海,当时找工作也难找,人生地不熟。”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次光说。
20岁刚出头的杨次光,踏上了打工路。一开始,在上海一个工厂做学徒,他接触到了机械。“其实木工所有的手艺、技术跟机械是相通的,包括图纸都是相通的,所以对我来说,学这个是轻车熟路。”不甘平庸的杨次光,边学边琢磨,身上总有一股钻劲儿,一步步从质检员做到了主管。
“1993年开始读了夜校,读了四年,就白天上班,晚上读书,这样就慢慢进入了这个行业。做任何事钻得越深的时候,你不懂得就越多,所以我们搞技术的做到老、学到老。”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次光说。
2005年,杨次光决定自己创业,开了一家机械厂。2015年,国家提倡环保,杨次光看到了商机,成立了上海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回到家乡慈利,随后成立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在慈利产业开发区。
投产后,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领先水性漆智能环保涂装设备,这一设备,符合环保标准、节能省耗、工艺技术成熟,获得市场和用户认可。“我们把品牌、创新放在第一位,就要在原有的产品上面升级换代,还要研发新的产品。”
但好景不长,2020年,由于公司管理、技术滞后,又遭遇疫情,让刚刚起步的公司雪上加霜,杨次光面临倒闭的困境。
“我们只2019年赚了一年,亏3年赚1年,那这四年对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致命的。”多年心血,眼看就要成为“泡影”,杨次光决定破釜沉舟,寻求突破。
“我们公司改变了销售,把原来在湖南的销售中心转到江西南康,南康是一个全国的家具生产基地。”办法总比困难多。杨次光一手抓营销,一手抓产品,一手抓管理。不善言辞的他,为了拉客户、谈订单,常常翻阅书籍,学习沟通技巧,先后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开辟了市场。逐渐,公司从一家作坊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了型。
今年,杨次光引进了智能设备,即将实现自动化生产。现在,公司拥有9项应用专利成果,12项发明专利,拥有国际认证最新质量体系认证书,从原材料、加工、生产、运输,每一环都严把质量关。
“我是从木匠出身,到现在机械行业,首先我们要用匠人之心做好自己的产品,你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广。”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次光表示。
坚守匠心,品质纯粹,是杨次光从不让步的“原则”。一路走来,起起落落,每一次跌倒,他都及时调整,重燃创业激情,在他看来,这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关心重视。
30多年,杨次光吃过亏、上过当、失败过,唯一不变的是,他永葆“初心”,坚守“匠心”,拼搏无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一辈子的价值不在于你钱的多少,是在你能不能大胆地闯,能不能自已去拼搏,要创造自己的价值。”湖南匡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次光说。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唐小花 戴晓山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