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旬老兵23年如一日 不离不弃 照顾瘫痪妻子

来源:慈利新闻网 编辑:寇猛 2022-01-14 17:07:52
—分享—

朱允铣,男,83岁,中共党员,退役军人,慈利县零阳镇柳林铺村人。1997年10月17日,妻子田从玉打扫卫生摔下楼,不幸颈椎断裂,造成永久性高位截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那时起,丈夫朱允铣就一直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诠释着“丈夫”二字所肩负的责任。尽管身患冠心病、高血压,朱允铣依然坚持带病照顾妻子,不离不弃,用生命书写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爱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1957年9月2日朱允铣与田从玉组建了温暖的家庭,1959年2月朱允铣光荣的应征入伍,服役23年,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先后被评为“五好战士”和“技术能手”。由于训练刻苦,积极向上,入伍第三年实现了入伍时的理想: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83年元月退役后在慈利县木材公司参加工作,当时的朱允铣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妻子共同养育一个孩子。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正当他们憧憬美好未来时,1997年妻子的意外事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朱允铣内心万分恐惧,却唯独没有想过逃避。“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各种压力一下子全部压下来,可我不能倒,家里只能靠我了,如果我再不撑起这个家,这个家可能就会完了”回忆当时的情形,朱允铣说的云淡风轻,但当时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可想而知。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是善待家人,对家庭有一份永不放弃的信念,家庭才是一个男人的中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中心。为了那份责任、为了曾经对妻子许下的爱的承诺,朱允铣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尽办法给妻子治病。随后,朱允铣开始四处筹钱,带妻子奔走于长沙、娄底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可是尽管如此,妻子的病却并未好转。“那两年治病用了6万多元,在九十年代可以修一栋屋啊,可是钱花光了,可以再挣,老婆是一辈子的,只要她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她一切都是值得的……”朱允铣一直说他不后悔,只要妻子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

一日夫妻百日恩,23年来,他始终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曾经连饭都不会煮的朱允铣当起了妻子的“保姆”。8000多个日夜,他每天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然后回到房间用热水给妻子洗刷,把做好的早饭端到桌上,吃完早饭,他便给妻子梳头,整理衣物、收拾房间。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全家的大梁,除了务农外,照顾、护理妻子的一日三餐、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全部职责他都是亲自动手,他知道妻子爱干净,准备多条床单、毛巾被,总把妻子弄得干干净净;为了让妻子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妻子外出晒太阳;怕妻子生褥疮,他每天给妻子按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时在外务农,突然接到妻子电话说要解手,朱允铣二话不说便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忙赶回家。从那时起,照顾生病的妻子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朱允铣常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照料下,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妻子现在已经能够简单动手吃饭了。虽然自己的身体严重“透支”,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疾病缠身,可他还是乐观地憧憬着未来,快快乐乐地过以后的日子。而对于妻子,他还会一直如同当初一样,照顾下去。他觉得:我是她的丈夫,她是我的妻子,我有责任照顾好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事无巨细地照顾妻子,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与之白头到老。为了照顾好妻子,朱允铣学会了膳食搭配,掌握了用药技巧和理疗按摩,目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提高妻子的生活质量,让她少遭点罪。“自从那次事故后,这么多年来,老伴就仅仅因为结石住了一次院” 说完这席话,眼前这位憨厚朴实的老人,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我今年83岁,老伴儿80岁了,我是一个有着59年党龄的党员,当了23年兵。做人要讲道德,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作为夫妻,就是有再大的难也要一起扛起来,只要有我在我就要照顾我的老伴儿一天,让她享一天的福。我曾经是军人,军人就要有担当,我们已走过了60多年岁月,无论今后的路有多长,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守护他一辈子,再难我也要坚持!”朱允铣说。

多年来,朱允铣悉心照料妻子的生活起居,如今妻子生活虽然能够简单吃饭,但仍离不开他的照顾。妻子生病后,从没有出过远门,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跟柳林铺党总支参加韶山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如果人世间有真爱的话,那就是奉献。不在于奉献的多少,也不在于价值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用心真正的感受它。朱允铣和田从玉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相濡以沫的人间真爱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凡知道他的人,对他悉心照顾妻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精神,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像朱允铣这样二十二年如一日,患难与共、不弃不离,真不容易啊。”

随着时光的推移,朱允铣已是一个83岁的高龄老人,不离不弃的坚守,让朱允铣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额头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这一切。尽管有病在身,他一样悉心照顾妻子。交谈中,田从玉气色红润,穿着整洁,第一眼看到她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全身瘫痪23年的人。她坐在轮椅上,但从她的脸上,没有看到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反而是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丈夫朱允铣太多太多的付出。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感情,他爱子女、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妻子,把做男人的柔情和丈夫的责任演绎得尽善尽美,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让孝老爱亲的家风更加传扬。

我这一生无憾,因为我照顾了自己的家庭。

如今,朱允铣和田从玉共同走过了63年的岁月。最后笔者问到,在照顾妻子的23年里,有经历过什么深刻的事吗?老人付之一笑,哪有哟,平平淡淡的23年。

来源:慈利新闻网

编辑:寇猛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