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走进新时代,慈利县第二中学如何抢抓机遇 打造特色高中?本期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喜迎二十大 奋力闯创干 】专栏,专访了慈利县第二中学校长肖华。
主持人:办好高中教育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发展的需要,在走进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慈利二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确立了什么样的目标任务呢?
慈利县第二中学校长 肖华: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顶端,担负着为高校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慈利二中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坚持不忘为人民办教育的初心,始终牢记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秉持高质量发展观,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立志在溇澧大地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新时代慈利教育的新发展增光添彩。
慈利县第二中学地处江垭镇九溪村,是典型的农村高中。近年来,慈利二中人一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气,主动勇立潮头,高考质量逆势上涨,节节攀升,学校呈现可喜的发展态势。
主持人:当前,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城市,农村高中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慈利二中作为一所农村高中,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突破困境,实现自己的逆势增长呢?
县第二中学校长 肖华:第一,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更主动更高效的学习。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育,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大力推进“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明确要求老师将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权、说话权、动手权和归纳权交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启发诱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真正形成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第二、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战略,培养有觉悟、高素质的人才。在过去,我们常用“高分低能”来形容教育的问题,这不是空穴来风,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还真不少。反思我们以前的问题,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学校决定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利用学农基地,大力发展劳动教育;利用新建体育馆,打造高标准德育活动场地和体育教育阵地;开齐开足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信息课、劳动课等课程,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建立学生心理成长中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实施“励志+养成”的双德育模式,通过学生成人礼、40华里远足、集体跑操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三、打造校园文化精神,厚植师生特有的二中情怀。慈利二中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声誉,主要依靠全体二中人有一种“团结吃苦争先”的梅花精神。为了传承好这一精神,学校以梅花殿为核心,广植梅花树,把梅花精神植入到全体师生的心田,并让梅花精神成为慈利二中师生一生精神品质。学生正是凭着梅花精神赢得高考,赢得人生。
面对未来,慈利二中人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美、教学设施齐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农村特色高中,真正成为“读书的好地方”,在溇澧大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新时代慈利教育的新发展增光添彩。
主持人:慈利二中近几年跨越式的发展有目共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那么,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慈利二中在打造特色,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什么新的打算呢?
县第二中学校长 肖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校发展永远在路上,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我们唯有不负韶华,努力奋斗!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国家实施“县中崛起”的口号已经发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向纵深推进,县域高中发展的新的春天就要来了。
慈利二中下一步将在“继承与创新”上下功夫。一是深挖二中优秀的革命传统底蕴,着力打造“红色二中”,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二是依托省级园林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的校园优势,着力打造“绿色二中”,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金色二中”,进一步擦亮学校教学质量这块金字招牌。谱写好属于二中特有的红色、绿色和金色的“三色”文章,建设好美丽和谐的“新时代新二中”,追求属于农村高中教育的新高度,是慈利二中人对美好未来的新追求!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 慈利新闻网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