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好发展“六仗” 实施六个“十大行动”】慈利县:实施“1234”工作法,打好安置区基础设施管护“组合拳”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邓伯秋 钱锐 汤尊平 编辑:王杨 2023-06-19 11:33:3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慈利县坚持把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94个集中安置区为主体,建制度、组队伍、抓管理,管治结合上下互动,形成建管并重的新时代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雅美丽安置区,引领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如一。聚焦搬迁群众所需所盼和安置区发展需要,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不断完善安置区内道路、排水(污)管网、网络、路灯、消防设施、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搬迁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项规划擘画管护“路线图”。下发《慈利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管理办法》和《慈利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维修维护制度》,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搬迁户权利和义务三个方面,实行“组织引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安置区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落实安置区基础设施管护范围要全、管理措施要硬、管护标准要高的“三管制度”,为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奉献感恩”的和谐安置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抓三促”凝聚管护“内生力”。抓党建促引领。坚持哪里有安置区,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全县94个集中安置区纳入属地基层党组织管理,以“党组领导、党员共管、服务联动”为目标,推动党组织和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共建,设施共管,拧成“一股绳”,同下“一盘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每一个搬迁群众的心中。抓文化促融合。坚持以文化服务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为工作目标,评选“文明家庭”605个,按照“七个一”标准完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平台403个,建成民俗文化示范点6个、全民健身示范村5个,为安置区配送体育健身器材380套,每年送电影、送戏进安置区300多场次,开展感恩讲座、道德讲堂800余次,发放便民手册近5000份,修订落实村规民约,深入推动安置区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群众自治、全民参与的维护管理模式。抓治理促和谐。以“社区同心共建,幸福和谐共享”为工作目标,确立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社区管理制度机制,建立健全群众议事厅、联席会议等群众议事协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设施管护工作,充分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提升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

“落实四管”夯实管护“支撑力”。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分建、七分管”,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管护原则,落实安置区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县级领导牵头管。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实现所有安置区管理县级领导“包保”全覆盖,结合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走进安置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深入群众,问需于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乡镇领导具体管。乡镇辖区所有集中安置区,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集中安置区的管理,每周对安置区基础设施开展一次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社区干部精准管。组建社区管理机构,由乡镇干部或村书记担任管委会负责人,从搬迁群众中选拔安置区管委会成员和楼栋长,配备公益性管护专岗,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楼栋—党员—群众”四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管护责任,定期巡查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管护工作“小事不出安置区、大事不出乡镇”,实现从“他治”变“自治”。驻点干部协同管。从省、市、县机关选派83支驻安置区工作队和233名干部驻安置区工作,实现94个集中安置区帮扶全覆盖。紧紧围绕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强化安置区基础设施管护,提升安置区管理服务水平。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邓伯秋 钱锐 汤尊平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