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福桥镇政府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既满足了农村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成功地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主阵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杨波就是农民创业大军中的一员,此时,他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制作出的竹枕头、杜仲树枕头、磨牙棒等产品整齐地摆放在一角。“现在,我们刚刚上了新设备,效率大大提高了,这些都要感谢咱广福桥政府为我提供的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原来,杨波以前在外地打工,5年前正在读研究生的弟弟因病去世;妻子分娩期间,由于身体营养不良导致生产分娩困难在医院抢救数月,家庭的困难和挫折没能够将他击倒。2020年,在外打工的他,回到家乡,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杨波通过政府宣传栏了解到杜仲树是慈利县的“一县一特”代表产品,老棚村的天然野生竹林是自然赋予的丰富产品原料,便萌生了用他们制作产品的想法。但资金不足、生产车间选址都成为了让他头痛的大问题,广福桥镇政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把以往计生协会的办公地提供给他作为生产车间,并为杨波提供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用于更新设备、购买设备,让他顺利地走出了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随着电商和网购行业的逐渐兴起,为提高生效率,带动产品销售,他先后多次报名参加电商创业培训会,对数码车床操作、电脑操作、CAD设计进行学习,也开始了直播销售。
现在,杨波在以前的产品基础上开发了花椒树磨牙棒,并且创立了自己的电商品牌:慈利县四十八寨特产商行。创建以来,总销售量达到了10万+,车间内生产设备6台,吸纳员工20人,其中脱贫户及监测户6人,年销售额达到了130万元。
近年来,广福桥镇政府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大力实施就业惠民、技能强民、创业富民三大工程,让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开辟了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为成功创业保驾护航,凝聚起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广福桥镇 黄丽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