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感谢志愿者们爱心捐赠,你们的善行一定会带来福报的。”
9月21日,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阳和土家族乡杨家坪村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扶弱帮困”志愿服务活动。县文联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5支杨家坪村志愿服务队参加活动。
会上,阳和土家族乡有关负责人为5支杨家坪村志愿服务队授旗;县乐善社工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代表为5名困难学生捐赠了助学金;县文明创建指导组副组长进行现场志愿服务培训。
一次培训 志愿服务提质增能
“什么是志愿者?”……县文明办借助“乡村振兴 扶弱帮困”志愿服务活动之际,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培训。
县文明创建指导组副组长唐敏从志愿服务的概念、精神、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展开,带领现场志愿者们重温志愿誓词,培训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唐组长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今后,我将竭尽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展现我们社会志愿者的风采风貌,为慈利文明增光添彩。”参训志愿者说道。
此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志愿者的责任心,提升服务水平,帮助志愿者提高思想认识和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全县上下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一次帮扶 志愿力量集水成涓
<图片6.png" _styleapp="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class="lazyload"/>
寒风秋雨,泥泞山路。壹禄福慈善协会、乐善社工、义工协会、爱心“十帮一”、阳光助残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30余名志愿者冒着绵绵细雨走进阳和土家族乡杨家坪村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
“感谢你们,大老远来看望我,也感谢党和国家的阳光政策,让我的生活更有信心、更有盼头!”监测户高然青拉住义工协会负责人的手紧紧不放,激动地说道。
活动中,5支志愿服务队带着米、油、棉被、饮料等物资和慰问金穿梭在杨家坪村的乡间小道,逐个走访帮扶对象。每到一处,志愿者们总是嘘寒问暖,贴心询问帮扶对象的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信念。
通过扶弱帮困,不仅给帮扶对象送去了温暖和阳光,也让志愿者们的身心更加明朗。
“实地走访,将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为社会尽了一份微薄之力,有了奉献爱心的机会。”爱心“十帮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赵愈平说到。
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也表示:“扶弱帮困不是喊口号、摆样子,必须要俯下身子、满怀热情实实在在地干。”
据了解,此次帮扶活动,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共为13户脱贫户、7户监测户捐赠价值2万元的爱心物资和1万余元慰问金。同时,该5支社会志愿服务队将对此次活动对象开展长期结对帮扶。
一次教学 志愿文化点燃微光
“学习雷锋好榜样……”一阵阵歌声在校园里回荡,县文化馆馆长熊新带领着小朋友唱歌学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汉字都有哪些字体吗?”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主任满益鸿向孩子们传授书法知识。
……
县文联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杨家坪村点校,为25个孩子们普及音乐、舞蹈、书法等知识,通过理论教学与现场互动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孩子们对文化文艺的兴趣,达到文化育人心、铸新魂的目的。
“伯伯,阿姨,谢谢你们来教我们唱歌、跳舞、写字,你们辛苦了!”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拉着志愿者说道。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留下两幅书法作品,鼓励孩子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勤奋读书,学成报国。
此次志愿服务,让大山里的孩子感受到了艺术之美,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帮扶走实纾民困,携手关爱暖人心。慈利县将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 扶弱帮困”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充分发挥各方志愿服务力量,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行动标杆,引领文明新风尚。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吴怡瑶
编辑:邓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