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好发展“六仗” 实施六个“十大行动”】慈利县: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于富银 吴楠岚 编辑:王杨 2023-09-27 10:30:46
—分享—

“这次太感谢了,没有对我们企业进行处罚,给了我们改正的机会!”张家界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表达着内心感受。2023年7月,张家界某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违反《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相关规定,依据行政处罚相关规定,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决定不予行政处罚。这是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在慈利县办理的首起不予行政处罚案。

“‘首违不罚’是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勇敢尝试,是打破以往以罚代管、重罚轻管,以‘微创手术’来根除企业“病灶的新的突破。”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工作人员表示。

此次不予行政处罚案件仅仅是慈利县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其中一环,慈利县把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企业登门服务 多维度助力企业发展

“感谢法院为我们鞋厂援建‘职工之家’,厂里的职工现在运动、休息都有了个好去处,累了可以躺在按摩椅上放松放松,休息时几个人打打球、看看书;家里有特殊情况小孩儿没去处,也可以安排在里面,安心上班。大家现在都干劲十足,加班不嫌晚,早到不嫌早!”张家界永鑫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6月26日,慈利县人民法院“结对共建”为张家界永鑫鞋业有限公司援建的“职工之家”正式启用。

“目前,公司经营情况如何?”“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何处?”“代工的产品有没有签订正规的合同?”慈利县人民法院等部门领导一行实地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成品车间,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情况。主动询问企业在规范公司管理、扩大生产、安全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征求企业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现场解读《慈利县人民法院暖企助企十六条措施》,提醒企业注意法律风险防范。

近年来,慈利县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提供“一对一”订单式服务暖心护企、暖心安商。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企业援建“职工之家”,亦是慈利县探索多元途径,高效服务便企的新举措,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既“暖心”又暖企,厚植企业蓬勃发展的司法沃土,全方位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保障。”慈利县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表示。

勇除监管“痛点” 为企业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行政执法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企业感受最为直观的方面。过去由于行政执法欠规范度,我县执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全面落实落细“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轻微减罚”,是慈利县委县政府勇除监管“痛点”的一个重要抓手。

今年3月,慈利县委县政府紧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主题高位部署推动,在全省率先出台《慈利县“首违不罚”指导意见》。截至8月底,全县共梳理公布市场监督管理、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自然资源、交通安全等领域首违不罚事项172项、轻微免罚事项95项、减轻处罚事项607项。今年以来,全县共办理首违不罚案件12352起,轻微免罚案件37起,减轻处罚案件60起,免罚、轻罚金额达1072.606余万元,惠及企业784家、个体11625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

精细服务提升营商“软环境”为企业发展强信心

“叮咚!您有一份红利账单待查收。”今年3月,慈利县的企业纷纷收到2022年度退税减税降费“红利账单”。慈利县湘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梁某称赞道:“税务部门的工作真的太全面了,不光在日常管理中为我们答疑解惑,还通过账单的形式让我们对企业享受的税收减免一目了然,真切感受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关心。”“红利账单”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税收优惠为市场主体“充电续航”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纳税人缴费人对税费支持政策的获得感,持续增强依法纳税缴费、依规享受优惠政策的示范效应。

今年,为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慈利县面向全县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招募15名“税收志愿者”,志愿者们从“台前”走到“幕后”,沉浸式体验了办税缴费全流程。推进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税收共治,不仅有利于从业者体验税务一线的工作流程从而提升业务水平,提高税收遵从度,同时“税收志愿者”的“大众点评”也成为慈利县持续改进工作的不竭动力。

水美则鱼肥,环境优则企业强。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着市场主体的根苗茁壮成长。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要深化认识主动作为,全力营造岗位即是环境,服务即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于富银 吴楠岚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