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无情,他亲力亲为,和群众一同抗旱;产业兴旺,他手捧藤梨,在推介会上大力宣传……省人大代表、杨柳铺社区村支书王志强用他的双脚踏遍这片深爱着的土地。
作为社区的领头雁,王志强率先垂范,经常下到基层和群众交心谈心,坚持走访群众,记录民情日记,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切实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每天融入村组群众中工作,特别是在街道整治工作中,组织处理问题及时妥当,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从2014年至今,王志强曾被乡党委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全县优秀驻村辅警、全县村级优秀河长、全县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第一名等多项荣誉。但他没有心高气傲,他深知“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要到群众中去”,深深扎根在基层,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同时,对家人严格要求,坚决禁止以任何名义搞不正之风。
“有人问我,王志强你名校出身,放弃高薪回杨柳铺,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说,我始终认为,乡村需要振兴,群众需要富裕,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名校出身,高薪聘用,这是青年时期王志强身上的标签,但早早就名利双收的他总觉得人生缺了点什么,直到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接受了党的悉心培养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他要去党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扎根基层为老百姓服务,于是他放弃了高薪待遇,然回到杨柳铺乡,选择从基层干起。
初到基层,王志强并没有因为高学历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积累基层干部的工作经验,先后担任永盛村支村两委委员、杨柳铺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委员,杨柳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从事支村两委党建、综治调解、民政和内务等工作,在每个岗位上都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自觉参加村级组织的各种理论政治及业务知识学习,坚持钻研相关岗位的业务知识。
不负众望,因为具备高学历和远视野,王志强在熟悉基层工作后,敢想敢做,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杨柳铺社区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一项项有利于提高社区集体经济的策划方案,带领杨柳铺社区班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收达到年30万元以上。
挥锄挖坑、扶苗栽树、培土浇水......手拿铁锹的人们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相互协作,井井有条,这是2022年3月发生在慈利县杨柳铺乡杨柳铺社区的村集体经济藤梨基地园的热闹场景,社区的56名党员志愿者和县建投集团驻村工作队在王志强的带动下一起为青山充“植”600棵藤梨树苗。藤梨是杨柳铺社区的特色产业,目前其市场评价良好,发展势头强劲,是王志强实现产业发展带动乡民致富的“心头宝”。
“将已有的产业做精做细,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把靠谱的企业引进来,集中力量谋划发展才有更大的未来。”谈及乡村产业振兴,他感触颇深,“不少两会代表围绕‘产业兴村’进行热议,全国两会也聚焦乡村振兴,重视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乡村智慧物流体系催化作用,乡村振兴正要迈入高质量发展深水区,所以杨柳铺社区必须将特色产业做大,与时俱进,才能行稳致远。”
正是抱着这样做的想法和决心,2022年,在王志强的带领下,杨柳铺社区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的品牌模式,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考察,确定藤梨为村主要增收产业并注册品牌“中溪藤梨”,采用“党组织+合作社”的种植模式,启动流转闲置地200亩用于藤梨种植,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达5万余元。拓宽渠道,探索“电商+推介会”销售模式,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共达25万余元。在主打藤梨产业的同时,其他产业多样发展,不断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效。
自2021年任职以来,为方便群众运输交通,解决洪水问题,修建了雷坪小桥,彻底解决了民众难题。永盛片区道路过于狭窄,通行车辆较多,他立马加宽道路,解决了永盛片区车辆出行拥堵问题,重点引进农业局的重金属污染项目,解决农民的农田灌溉问题,还自筹资金整修了两个山塘。今年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他果断对电压器进行扩容,解决了超负荷用电导致停电的问题,他时时刻刻关注人民的需求,有问题就及时解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夯实基层基础,需要千千万万像王志强这样的基层干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各项工作做好。产业发展起来了,社区经济富裕起来了,社群群众笑容多起来了,这是对王志强9年来开展基层工作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最好的奖励。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苏伟焱 温中华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