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党报、听党声、跟党走】坚定不移跟党走 做群众念叨的好干部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章勇 编辑:王杨 2023-05-05 16:18:56
—分享—

开栏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全面掀起党报党刊“大学习”热潮,慈利县融媒体中心开办“读党报、听党声、跟党走”专栏,今天推出第三篇《坚定不移跟党走 做群众念叨的好干部》。

记得孩提时,父亲经常带《人民日报》回家。我总会问:“爸爸,你拿的什么呀!”他总是笑着抱起我搁在腿上,然后用手指着报纸,一字一顿教我识字,“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我也会用稚嫩的声音跟着父亲读下去。母亲在一旁附和着说:“儿子有出息了,也会读书看报了!”。开心的时候,父亲还会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首歌的深刻内涵。

7岁那年,我进入了小学学习。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课外读物除了几本传来传去看了又看的破旧小人书,其他的书籍少之又少。记得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每天晨读学校安排了10分钟读报时间,到了初中甚至是师范,也有5分钟时间,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从《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报纸上选读1至2篇新闻报道或刊载的文章。这也是我们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段,大家总是嚷嚷,胆儿大的还敲着桌子,“多念几篇,多念几篇,……”,尤其是历史方面的内容大家更是喜欢。就这样,我不仅知道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也知道了近代中国屈辱史,更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让我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而由衷自豪,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时光荏苒,95年从桃源师范毕业的我走上了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从小热爱读书的我,把《人民日报》《新湘评论》等报刊杂志又摆上了案头,我了解到原来党报党刊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交流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的时代使命。2000年,我从小学调入中学任教,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我今生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7月1日,我有幸和父亲一同举起右手向着鲜艳的党旗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之后,乡领导和同志们纷纷鼓掌祝贺,令我们父子备受感动,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入党以后,过上了组织生活,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坚定了理想信念。工作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肯定,评为了“文明园丁”。

一次偶然机会,我被借调到县纪委工作。记得报到的第二天领导便安排我拟一份通报。自认为写作还行的我,花了一天时间便完成了任务。几天过后,领导把修改的通报递给我,说“不错”,并安排我打印出来。我满怀欣喜地接过来一看,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满纸是修改的痕迹,这深深地刺疼了我。自那时起,我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作能力的提升,学习内容从《人民日报》《新湘评论》拓展到了《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秘书工作》等报刊杂志,甚至是各类总结、通报,还坚持做笔记2万余字。就这样,我不仅在业务上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业务能手的快速转变,同时对党的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党的培养、组织的肯定,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特别是2021年8月,县城区实行封闭管控,组织抽调我从事居民生活物资保供,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解封后,小区几名老同志对我说:“小章,这个月你干什么去了,白天都没看见你。”我也只是笑着回答:“有点忙。”

现在,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又回到了大山里工作。每每看到堆在办公桌上的报纸和一摞摞杂志书籍,来乡镇报到之前,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又回响耳畔。“儿子,你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又是一名乡镇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组织的叮嘱,管好自己,努力工作,要做一名群众念叨的好干部。”是啊,做这样的一名基层干部,不仅是组织的要求、老百姓的期盼,更是我永恒的追求。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章勇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