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村位于慈利县南山坪乡东北部,毗邻澧水,距慈利县城35公里,交通便利,水陆相通,是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亩,水田面积2700亩,山林面积12700亩,共有2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96户1644人。
走进慈利县南山坪乡梁山村,村民津津乐道的是:“今年的八月瓜、红心猕猴桃收成不错,现在柑橘也红了。”“四季有瓜果,环境越来越美,来梁山村的游客更多了......”今年7月份以来,南山坪乡党委聚焦班子功能、产业发展、队伍建设、乡风文明、环境优美五方面,在全乡开展创建“五星党组织”工作,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梁山村在创建“五星党组织”的引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
建强班子功能,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梁山村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积极开展政策理论学习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党建好声音”微宣讲,深入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精神,做实以学习研讨促思想转变,提振思想强党性;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采取“传、帮、带”等方式,促进干部成长;坚持村集体事务“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通过常态化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共商村集体的发展思路。紧扣党建之魂,开展“五星党组织”创建活动,对标“五星”要求强化组织建设,不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深耕产业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增收。梁山村坚持党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按照“一村三园三转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四年前的5万元增长至现在的3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种好水果园,强化品牌建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级监督委员会”经营模式,流转500多亩土地先后建设八月瓜、“世纪红”柑橘、红心猕猴桃、太空莲等特色种植基地,形成“春有桃子李子,夏有西瓜莲子,秋有八月瓜猕猴桃,冬有红薯柑橘”的果蔬链;注册“梁嘎山”品牌,通过统一包装标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推广,提升水果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水果“采摘节”、主动和企事业单位、工会洽谈对接水果团购等业务,多内容、多方式为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好扶贫电站,实现持续发展。梁山村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及丰富的光照资源,整合财政扶持资金,建立了一个60KW光伏的扶贫电站,每年预计产生收益5.4万元。梁山村将光伏发电80%的收益,用于公益性岗位的工资支出和村里公益性事业建设中,实现了产业带贫减贫。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发展硬核力量。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村级建设中,实现“要我建设梁山”到“我要建设梁山”的思想巨变,梁山村从开展具体工作中凝聚发展众力,锻造一支敢想敢干的队伍。以“五星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队伍。在工作中锤炼党员党性,在创先争优中激励党员,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管理。在每月支部大会上,对照党员标准,对照群众期盼,对照组织要求,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格把关,选树榜样,评定星级党员,激发党建活力,营造你争我赶的良好氛围。推行“三长制”抓好村民代表队伍。选好“片组邻”,赋能“三长”明确“任务清单”。在开展村级工作时,充分发挥“三长”作用,如调解矛盾纠纷、做好政策宣传、照看独居老人、进行村务监督等,促进“三长”深度融入到村级管理和服务群众中。
培育乡风文明,构建美丽和谐新村。梁山村坚持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建设“大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等,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评选典型做榜样,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家庭”“美丽庭院”“模范父(母)亲”“助人为乐标兵”“孝老之星”等评选活动。今年以来,评选了3个“孝老之星”、3个“模范父(母)亲”、4个“助人为乐标兵”,先后评选出104户平安家庭。通过表彰大会的形式为全村树立道德标杆,不断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营造“人人树新风、处处见文明”的良好氛围。培育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招募一批文艺爱好者组建梁山文艺队,在举办梁山村文艺晚会、水果“采摘节”等特色文体活动时,将党建好声音、优秀模范事例、传统文化等融入歌曲、舞蹈表演中广泛宣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创建优美环境,打造乡村旅游乐园。梁山村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耕“绿色”产业,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结合美丽庭院、美丽屋场建设等工作,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全面参与,持续开展清理道路、铲除卫生死角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乡村环境进行集中绿化、亮化和美化。开发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以土地入股等形式,与梁家山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水泊梁山”项目。通过立足特色资源,配套设置了水果种植采摘区、农家乐、民宿等项目,规划了沙滩赛车、沙滩游泳池等项目,打造了集“食、住、摘、游、娱”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徐艺文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