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金慈街道长潭河村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长”为依托,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的作用,不断为辖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将治理工作延伸到最基层,以“小联动”推动“大治理”,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构建“三长”机制
按照就近、就亲、有声望的原则,长潭河村科学划分了5个片区13个组30位邻长,从村民中选配一批对群众有感情、对治理有热情、对工作有激情的村民代表担任“邻长”,每名“邻长”就近联系5—15户村民,充分发挥“邻长”在为民服务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夯实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激发“三长”活力
长潭河村以入户走访、倾听民声、解决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激励“三长”担当作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屋场听民意,聚力解民忧,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矛盾在群众家门口化解,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发展在群众家门口谋划。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急难愁盼的问题就上报村委会商议解决,村委会解决不了的上报上级部门协同处理。
提升“三长”效能
长潭河村将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发挥“邻长”“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优势,引导“邻长们”积极投身到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治理服务双驱动。据统计,自“三长制”工作推进以来,长潭河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纠纷调解等不同诉求20余件,宣传政策10余次。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王侦圳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