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称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管理,防治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变异翻新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慈利县委网信办即日起面向全县范围征集目前仍存在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
一、征集范围
除中央和省级、市级层面有明确要求外,慈利县属地政务应用程序(含APP、小程序等)、政务网站、政务公众账号(含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视频号、今日头条号等)和工作群组(含微信群、钉钉群等)等涉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关问题。
二、问题类型
(一)“强制使用”类
1.强制推广下载政务应用程序,限定用户安装使用率,要求定期登录、打卡等;
2.强制要求使用政务公众账号;
3.强制要求在工作群组中签到打卡接龙、即时响应。
(二)“过度留痕”类
1.把政务应用程序作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导检查线上化的载体;
2.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随意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乡镇(街道)、村组(社区)通过政务应用程序、工作群组上传不必要的截图或视频。
(三)“滥用排名”类
过度开展线上学习、网络投票、网络答题等问题,将积分排名、登录率、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数等作为通报排名和督查检查考核、创建验收、评比达标内容。
(四)“多头填报”类
要求基层对同一事项或数据进行多头填报、反复填报等。
(五)“空壳”“僵尸”类
建而不用、建而不管、内容长期不更新以及使用范围小、频率低的工作群组、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政务网站等。
(六)“冗余重复”类
1.微信工作群繁多,数量超出我县规定标准;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任务完成后未及时清理等。
2.功能重复可兼容替代,同质化严重的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等。
(七)其他类
其他涉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问题。
三、举报方式
(一)举报电话:0744-3358091
(二)举报邮箱:297374358@qq.com
四、举报要求
(一)请提供截图等相关举报材料,请勿就同一事项重复举报。
(二)举报主体应对举报事项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伪造身份及证明证据。
(三)为更好核查问题线索,提倡实名举报,举报人相关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如需回访请注明联系方式。
中共慈利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25日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中共慈利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