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慈利县持续强降雨。县自然资源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全县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利用创新制作的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指导、开展工作,“发现隐患、监测值守、发出预警、果断撤离”,在应对本轮强降雨防御工作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制作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下好“先手棋”。汛前,为解决好“隐患风险在哪里?”的问题,慈利县自然资源局结合1:1万高精度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点面双控(隐患点+风险区)试点成果,创新性地制作了26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将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高风险斜坡单元、中高风险切坡建房全部标注上图,用于精准靶向预警和管控,指导全县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周密部署精准调度,打好“主动战”。一是高位推动防御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专题调度,根据每轮降雨情况及时对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落实落细防范措施。二是成立党员突击队。全系统成立8个临时党小组,分赴26乡镇(街道),指导各乡镇(街道)按照防御一张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高风险切坡建房户、中高风险斜坡单元开展巡查排查,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落实“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住好不住坏”的“挪床行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汛期来临前,县自然资源局通过电视、村村通、宣传车等途径,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演练。四是精准调度。对降雨量大的乡镇及时预警,先后叫应南山坪、甘堰、阳和、洞溪等多个乡镇。
紧盯避险转移关键环节,把好“避险关”。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总体要求:当雨量达到临灾预警值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发生险情异动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风险隐患不能准确预判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特别是当晚上发生以上三种情形时,要不等不拖,连夜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做到应转尽转。截止目前,全县共转移群众2589人,其中非在册隐患点269人。杨柳铺乡荷峪村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全方位巡查”的工作要求,27日晚发现村民邓富军、邓富民房屋后面有滑坡的迹象,该处属非地质灾害隐患点,乡自然资源所迅速将情况电话上报县自然资源局,该局收到情况后,立即指令乡自然资源所会同村委会组织该户一家7口当晚撤离。第二天白天发现山体有明显裂缝和滑坡,现在已将该处列为地灾隐患点。
凝聚防汛救灾合力,筑牢“保障线”。连日强降雨,导致全县境内多处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情况,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各自然资源所全力出动、紧密配合,及时开展防汛救灾工作。27日,江垭镇龙潭湾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险情,共有村民19户41人受到威胁。县自然资源局、江垭镇政府、驻慈海军党员教育基地、龙潭湾村党支部及时会商,联合成立应急避险转移组,驻慈海军出动10台车辆,将受威胁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基地营房避险,并妥善安置好,谱写了一曲军民联动、精准转移的壮歌。
截止到29日,慈利县内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61处,受灾人员52户282人,因精准靶向预警和管控到位,无一起因地质灾害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自然资源局 胡松华 唐熙清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