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将至,品味端午、万粽飘香、龙舟竞逐、吟诗折柳、追思先贤、祈福纳祥,近日,零溪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我们的节日在端午”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留住端午文化味道。
“食”在端午
浓情端午,与爱同行。实践所的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启慧儿童之家,与22名留守儿童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画粽子。
“大家知道端午节是哪天吗?”“端午节我们会吃什么?”
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是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魅力,志愿者先给孩子们普及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说,讲授屈原的故事,诵读端午诗词,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随后,现场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包粽子,“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裹叶,五扎绳”,在“爱心妈妈”们的指导下,一个个粽子跃然桌上。志愿者们拿出提前煮好的粽子,在欢快的端午儿歌中,和孩子们一起品粽子,感受舌尖上的端午味道。“包”出浓浓世间情,“画”出淡淡粽叶香,孩子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用撕、贴、画等方式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民俗文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乐”在端午
粽香飘万家,欢乐迎端午。一大早,墨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热闹非凡,一场激烈的包粽子大赛即将开始,60名居民参与比赛,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9岁,除了参赛人员,现场还来了不少亲友团围观助威。
清洗粽叶、淘洗糯米、准备馅料,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大家各显身手,只见她们手法娴熟,粽叶在手中翻飞,馅料在指尖跳跃,粽线如丝带般飘逸,每一个步骤都显得那么得心应手,可谓是高手云集。现场气氛热烈,欢笑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观众们一边讨论着谁包的更快更美观,一边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指尖上的“速度与激情”。
比赛时间到,一个个粽子如同艺术品般呈现在大家面前,它们或小巧玲珑,或饱满圆润,形态各异,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经过激烈角逐,共有3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第一名的参赛者是64岁的朱连英,她在20分钟包了56个粽子,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居民们在比赛中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包粽子技艺,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艾”在端午
一叶艾草,一岁端阳。一直以来,端午节就有采摘药草,悬挂艾叶的习俗,寓意驱邪避疫,身体康健。当传统习俗与现代仪式感碰撞,活动现场的“艾草花束DIY台”,吸引到了更多的青年朋友。
花艺老师先是分发了制作艾草花束的材料和工具,并向大家讲解操作步骤、现场示范。大家跟随花艺老师将艾草和菖蒲打底,依次搭配侧柏、松针、桃枝、金银花等,点缀松果,再用丝带系上平安结,最后挂上祝福小卡片,一束束散发悠悠香气、寓意幸福美好的艾草花束“绽放”在了大家的手中。艾草的清香与鲜花的馥郁,犹如诗中的完美结合,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浪漫。
看着手中“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花束”,艾草这个老传统有了新面貌,它们颜值更高,搭配更有腔调,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参与者不仅体验了艾草门挂中蕴含的端午传统习俗文化,还用自己的审美和巧思赋予其崭新的内涵,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端午,不仅是日历上的一个特殊节庆,也是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是文化认同和共同生命的体验,更是搁在生命中的浓浓乡愁。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下一步,零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刘奕君 王浩 张素云
编辑:张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