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县三合镇平溪村农家书屋位于国道G241北侧,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对面,居核心位置,系2016年合镇并村前的杨树坪村的村部,长期闲置,于2022年“变废为宝”建成了农家书屋,经近年来努力改造为两层楼的综合性书屋,一层为农家书屋积分超市,二层为阅览室、研讨室、书画室,现有书籍3900余册,囊括法律、科技、农业技术、儿童插画等类别,辐射周边5个村(居),普惠群众800余名。2023年,书屋获评“2023年全省农家书屋先进单位”。
“油桐”书屋,桐花里结出产业振兴之果。
走进平溪村,随处可见的油桐元素,让人感觉这便是油桐的故乡。平溪村自2016年合并以来,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短板弱项,自2021年支部书记罗柏林上任以来,始终在探索如何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在一次同村民偶然交流中得知,村里在历史上种植过油桐,于是在后续多次组织支村两委前往长沙、湘西永顺油桐产业基地、龙山桐花寨等地调研,从运营管理、地理位置、种植条件、销售渠道、产业前景等多维度考量,决定了油桐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2023年,农家书屋被评为“2023年全省农家书屋先进单位”,罗书记牢牢抓住了这次契机,在前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农家书屋与油桐产业结合,将农家书屋定名为“油桐”书屋,打造“油桐”品牌,以油桐为元素衍生文创产品,成型了书签、手提袋、纸茶杯、笔记本、标志旗等,将衍生产品分发给每一位书屋访客,利用书屋知名度打响了油桐产业“第一枪”。结合油桐树姿优美,种子榨取的桐油是优良干性油,桐壳回土也是优质的有机肥等特点,村党支部书记罗柏林介绍道:“平溪村将围绕‘油桐’书屋,突出品牌引领、衍生文创周边,以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以油桐为元素的林下经济、‘油桐’民宿、游步道、书屋,在书屋中知由来,在桐林中赏美景,在山野间品‘土味’,塑造让人有得看、住得下、带得走的‘油桐小村’。”
以文化人,心田里埋下文化振兴之种。
“我长大了要当医生,到时候我就可以治好文奶奶的腿。”“我要当老师,放假的时候就可以和吴老师一样在这里上课。”书屋展示栏中小朋友们的作文如是写道。活动赋能。每逢假期,平溪村组织周边儿童在农家书屋开展作文、书画、手工活动,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儿童无人管的问题,使农村小朋友假期有地可去,确保了在外务工人员“安心”,既减少了安全风险,又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化了村民对支村两委的认同感;榜样赋能。平溪村将利用集体经济产业分红设立“油桐助学基金”“油桐荣誉榜”,对每年考上重点院校的学生予以鼓励并登上荣誉榜,在假期邀请在榜学生来书屋分享经验,通过树立榜样带动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中营造比追赶超的学习氛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平溪为我,我为平溪”的种子;积分赋能。制定书屋积分累计兑换制度,将书屋积分与为民办实事相互搭桥,对在农家书屋阅读、参与文化活动、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安全隐患等给予积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位村民制定专属积分卡,凭积分卡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增强村民们的积极性、归属感,从“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筑牢堡垒,书屋里绽放组织振兴之芒。
平溪村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党建同农家书屋相结合,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书屋“红起来”。组织党员带头进书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开展专题研讨,发挥好老党员余热,针对书屋阅读对象多元化,在书屋开展传统文化、古诗词、红色故事讲述等专题课程,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分享红色故事、学习传统文化,使小书屋成为“大课堂”,使红色基因、传统文化不断深入村民心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书屋“活起来”。将主题党日活动、农机知识、移风易俗宣讲等搬进农家书屋,打破书屋仅可阅读的固化思维,在农家书屋开展“农学博士面对面”“中小学生读书写作竞赛”“平溪红色故事汇”等专题活动。青年读书会走进书屋,结合村里产业发展情况,支村两委、青年干部进田间地头干农活,用实践引发思考,就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滋养基层干部,使基层干部扎根泥土、主动思考,不断强化个人素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吴栋 吴倩
编辑:张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