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益课堂传薪火,文明实践结硕果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何依琳、李卓冰 编辑:王杨 2024-08-26 10:13:01
—分享—

缤纷暑假,多彩一“夏”。开展一场“趣味阅读”,体验一次非遗技艺,乐享一场暑期“托管”……

暑假期间,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各级阵地作用,开展公益课堂系列活动,以创新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课程内容,让青少年儿童和家长共同度过一个有“知”有“趣”的多彩假期。

汇聚志愿微光,打造假期“趣”处

“上墨、覆纸、拓印、移动、揭纸……”在“非遗进课堂”活动中,志愿者老师详细讲解了民间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民间木版画很好玩,种类很多,我想拓印几份不同的,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民间木版画。”

大稿1.jpg

除了民间木版画之外,课堂还设有中国剪纸、多彩脸谱、漆扇染制、掐丝景泰蓝等非遗课程,学生不仅能够近距离欣赏精美的非遗作品,还可以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孩子们沉浸在非遗的魅力之中时,另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也在悄然展开……

“我学会怎么使用灭火器啦!我也要教会身边的人。”

微信图片_20240825185351.jpg

“救在身边”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与,县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重点讲解干粉灭火器“提、拔、握、压”的使用方法,现场传授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拉开了灭火器,试穿了灭火服,体验了水枪等项目。

安全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好家长3.jpg

县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我是好家长”活动中,以家庭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互动问答、游戏体验等方式,分享科学的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浓厚的家庭氛围。

“这次讲座让我了解到给孩子制定合理规则的同时,要用爱去陪伴,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一位家长感慨地说道。

大稿4.jpg

“师傅师傅,这是妖怪变的。”课堂上回荡着孩子们演绎《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名场面的声音。

县乐善志愿服务队组织孩子们分角色演绎经典文学作品、举办阅读分享会、开展故事接龙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对阅读热爱之情,丰富他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沟通技巧。

一场场活动润物无声,一次次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明实践阵地为载体,以文明实践项目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形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丰富群众假期生活。在此过程中,志愿者队伍积极行动,以专业的知识素养,为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高校资源下沉,注入青春活力

“大家想尝试用英语对话吗?”

“你们知道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吗?”

缤纷暑假,大学生们纷纷在公益课堂上大展身手,各显神通,展现青春的活力和青年的担当,给乡村孩子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遇。

大稿清华.jpg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开展“五育并举”研学夏令营。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和特长,为孩子们开设趣味科学、英语角等课程,以互动式、体验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和语言的兴趣。

孩子们在趣味科学课上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科学神奇魅力;在英语角中与大学生积极交流,大胆开口说英语……30余名农村儿童和大学生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充满奇趣与欢乐的时光,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绚丽色彩。

大稿1.jpg

在慈利县东岳观镇东源村,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化身“小教官”,80余名孩子化身“小兵”,身着迷彩服,头戴小军帽,怀揣着满腔热血,在烈日下进行着队列训练。军训间隙,“小教官”们还会讲述红色故事,带着“小兵”们一起唱响红色歌曲。

“以前暑假总是不知道做什么,现在参加夏令营,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听到好多有趣的红色故事,感觉特别棒!”在孩子们的眼中,这里就是他们的夏日乐园,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岩泊渡.png

“你们知道溺水时如何自救自护吗?”

在岩泊渡镇失马村、苗市镇白龙村和龙潭河镇,大学生也分别开展了“防性侵、防欺凌、防网络诈骗”讲座和防溺水主题团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安全的种子。

“以前我都不知道溺水了怎么做,今天学到了好多。”一个孩子兴奋地说道。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讲得好有趣,我现在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另一个孩子也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大稿茶学.jpg

“我知道怎么泡出一杯好茶啦!”

由大学生组成的繁星筑梦青年志愿服务队,在永安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七彩假期”夏令营活动。

活力四射的舞狮课、韵味悠长的茶学课、贴心周到的作业辅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温暖留守儿童心灵,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学习体验,让孩子们在假期中度过了一段充满欢乐和收获的时光。

高校资源下沉聚合青年力量。大学生团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入乡村,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精神文化建设。

先锋示范引领,点亮多彩假期

“这农家书屋啊,可是咱的宝贝地儿。”

“以前咱就知道种地,现在有了这农家书屋,跟着党员干部们一起学习,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三合农学博士.png

在三合镇农家书屋中,党员干部精心挑选各类书籍,还邀请县农学博士站的专家亲临现场,为农民朋友送上精彩实用的农学知识讲座。在这里,村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农业知识,还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自身素养。

三合琵琶.png

与此同时,党员干部们自主组织让中阮、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走进农家书屋。

“哇,今天的农家书屋好不一样呀!有我从没见过的乐器呢。”孩子们兴奋的话语拉开了这场特别活动的序幕。他们给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属于他们的音乐会,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户,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six.jpg

慈利县文化馆还开展了暑期少儿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准备了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各类型的公益课程,吸引了众多热爱艺术的小朋友踊跃参与,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也能学到新本领,此次活动累计服务超500人次。

北街.jpg

北街社区也联合观音桥派出所民警、零阳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县妇幼保健院心理健康讲师等,为辖区的儿童和家长开展“利剑护蕾”暑假小课堂知识讲座,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暑期安全。

同时,龙潭河镇、岩泊渡镇等乡镇(街道)的党员干部也精心策划了阅读分享、农业技术交流、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当地群众带来知识盛宴,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真正用起来、活起来。

一场场活动、一个个事例、一句句称赞,无不烙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印记。截至目前,“我爱慈利——公益课堂”系列活动已惠及1200余名群众。接下来,慈利县将继续用好用活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类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慈利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加大其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为慈利县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何依琳、李卓冰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