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交通是农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促进“农村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当前高质量、高标准、全覆盖的“四好农村路”已经建成,农村水路交通以其价格低廉、要素融合发展潜力巨大、通用性强等独特优势愈渐崛起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坚实保障和内生动力。近年来,慈利县水运事务中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高站位谋划乡村振兴、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乡村振兴,谱写出一幅幅建设高质量水运的乡村振兴篇章。
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与基层党组织一道共同筑起战斗堡垒,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并肩前行、共同发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坚持党建引领与单位各项工作同频共振的思想指引下,慈利县水运事务中心创建“把支部建在船上,把堡垒筑在水上”的党建品牌,与属地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密切配合,在船舶检验服务、船员培训、水上搜救、渡口管理上形成工作合力,每年为56艘民用渡船上门检验并发放检验证书,实现服务到人、定位到船,为137名船员开展船舶业务培训,大幅提升船员业务水平,大幅改善农村交通环境;为乡镇渡口签单发航员发放补贴40万元,助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助推乡村生活富裕。目前正加快与江垭镇、柳枝坪村合作共建党建基地、红色文化长廊的速度,以高质量特色党建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
以交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慈利县水运资源丰富,水上发展前景广阔,至2023年底,慈利县境内有澧水六级航道109千米,溇水七级航道68千米,总里程177千米,年旅游客运量130万,基本形成以溇、澧水为重点,大峡谷旅游景区为支撑,4个水库为点缀的水运网络。在丰富的水运资源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实施水上交通与水上旅游协同发展战略成为当前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新动能。
2024年以来,慈利县水运事务中心全方位布局交旅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旅游航线”工作方针。目前已有24处便民码头、4条旅游航道项目纳入湖南省水运项目建设库,总投资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推动航运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水上绿色生态资源三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围绕精品旅游航线为核心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放大交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提档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为支持村集体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水上旅游项目,该中心多次上门为两个在建水上旅游项目提供政策解答、技术指导、工作服务等,鼓励村集体深挖本土自然和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形成水上旅游观光、特色水上游玩、游艇码头等交旅融合新产业、新业态,目前以上两个项目处于加快实施阶段。
以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乡村振兴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统筹安全与发展,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以安全思维、安全保障措施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慈利县境内的农村客运呈现出批量小、线路短、分布零散的特征,水上安全监督难度较大,慈利县根据多年监管经验,探索出“以现场巡查为重点,科技创新为抓手,安全宣传为阵地”的监管模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现场全面巡查见真章。每月派员对各渡口基础设施、船舶性能、船舶船员证书、污染防治、消防开展全面安全巡查,及时记录各项检查项目情况,将出现的安全隐患线索移交县交通执法大队,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船舶经营人及时整改,实施隐患清零闭环机制。上半年已进行安全巡查127次,发现安全隐患85处,督促隐患整改74次,送达隐患整改建议书23份,移交执法大队问题线索13条,配合执法大队进行行政处罚9起。
科技赋能精准监管。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对14个视频监控渡口开展全天候无死角监管,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广播提醒或通知签单发航员、乡镇渡口负责人现场处理。督促船舶驾驶员在发航前将脸部实时照片及船舶客舱实时图片上传至客渡通小程序,通过监管终端实现动态、精准监管。
安全宣传筑牢平安阵地。探索出“普法教育+水上安全宣传”的工作方法,实施普法宣传进渡口、进码头、进船舶、进企业四进措施,全面提升水上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和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宣传与日常巡查相结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提升安全生产素质,筑牢安全阵地。今年以来,进行法治宣传和安全宣传125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份,召开渡口码头现场会议18次,船舶累计平安运行22303航次,平安运输乘客594523人次。
乡村振兴中,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产业振兴是物资基础,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慈利县水运事务中心始终将三者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大力发展溇、澧两水生态旅游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水运中心 李利明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