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之光 照亮慈利】第四季“比一比、晒一晒”优秀项目展播——苗市镇“关爱未成年 暖心护成长”文明实践项目

来源:慈利新闻网 编辑:王杨 2024-09-11 18:54:56
—分享—

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掀起文明实践活动热潮,着力挖掘、培育、推广优秀文明实践项目,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中共慈利县委宣传部、慈利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创新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活动。现将第四季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优秀文明实践项目逐一展播,今天展播的项目是苗市镇“关爱未成年 暖心护成长”文明实践项目。

【项目简介】

为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苗市镇依托辖区内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联合镇团委、妇联、司法所、各中小学校,着力针对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学习教育、权益维护、安全自护、身心健康、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需求,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工作载体和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 暖心护成长”文明实践活动。

【项目纪实】

以“学”为基共结未成年人保护“大联盟”

苗市镇以“学”为基,从未成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知识的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从而统一共识,结成未成年人保护“大联盟”。

图片111.png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给予了高度重视。苗市镇中学带领七年级学生走进慈利县检察院“青舟小站”法治教育基地,现场参观、模拟法庭、互动问答将法治意识深植于学生心中;“女生会议”上,辅导员耐心普及防性侵、防欺凌知识,从青春期女生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仪容仪表、网络交友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女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正确交友等,增强女生的身心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会”上,班主任以案例、数据分析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知识,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图片112.png

同样,小小“屋场”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普法课堂。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性行为缺乏认识,容易受诱惑、被哄骗,因此需要家长正确引导,预防性侵行为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可逆伤害。”一场别样的屋场会正在白龙村进行……通过“家长课堂”的形式,向20余名家长代表普及防性侵、防欺凌相关知识,并呼吁家长们要更加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样的“家长课堂”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图片113.png

苗市镇的志愿者也积极响应,参与到护“未”行动中来。

“谢谢哥哥姐姐今天的讲课,我学到了很多,知道怎么预防侵犯和校园欺凌,也让我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哪些权利。”听完苗市镇大学生志愿者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送法下乡”宣讲后,一名小学生向志愿者表达了感谢。宣讲中,志愿者认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告诉孩子们如何识别危险,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图片114.png

活动期间,苗市镇组织志愿者利用场期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发放《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册》5000份,张贴《关于依法严厉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通告100份,举办了150余名家长参加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公益讲座。

图片115.png

以“防”为线共织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苗市镇以“防”为线,落实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培训提升安全防护技能,不断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我们实行‘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违禁物品清查制度,学校组织人员不定期到教室、寝室等场所,对学生的课桌、床铺等进行细致检查,对有安全隐患的管制刀具、打火机、不健康书籍等一并进行收缴,将隐患从根部拔除。”苗市镇中学政教负责人介绍。

图片116.png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危机事件的发生,全镇各中小学校制定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人员职责;进行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邀请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教育的国旗下讲话;加强校园欺凌治理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认真落实保安、护校队、家长志愿者上下学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平安,学生安全。

图片117.png

苗市镇还开展了铁路安全知识讲座、禁毒知识宣传活动、防溺水安全教育应急演练、护苗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对辖区内18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困境儿童等进行全面摸排,建立登记台账,完善信息档案,对特殊家庭进行走访,开展一对一的入户宣传,将关爱与保护送到家;镇平安办、扫黄打非办等部门联合行动,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培训学校、校园周边书店、流动书摊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要求逐一落实整改措施。

以“爱”为媒共绘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关爱未成年健康成长,除了在人身安全方面提供保护,苗市镇还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充分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同时以“爱”为媒,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捐资助学、参加支教活动等,给予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你也要像邻居家一样在屋前屋旁种满花。”在陪同湖南三楚公益基金会的两位志愿者走访完需要帮助的曾同学后,苗市镇中学尹健忠副校长对她说道,借此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以后的生活变得美好。黄花溪村的曾同学,家住半山腰,父亲几年前因病去世。她成绩优异、婷婷玉立,本应该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女孩,但不幸的家庭遭遇,让小小年纪的她充满了哀伤和忧郁。志愿者鼓励她要树立信心、努力学习。

湘潭大学木槿支教团已是连续五年来到苗市镇白龙村开展支教活动。12名大学生志愿者和来自白龙、东岳、东洋渡、栗树等村的65名中小学生欢聚一堂,一起度过为期30天的假期。志愿者们不仅准备了国学、朗诵、手工、舞蹈、法律知识及感恩教育、国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课余还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进行家访,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年的支教活动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热切的期盼。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值得我们用爱与责任去细心呵护。苗市镇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未成年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础,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让孩子们在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社会的庇护下,奔赴美好的未来。

来源:慈利新闻网

编辑:王杨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