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慈利县溪口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治本攻坚”要求,创新“三包三促三到位”模式,扎实开展淘汰无牌、报废等隐患车辆“清零”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镇淘汰各类隐患车辆541台,其中强制报废17台,主动报废103台,以旧换新106台,主动上牌315台,没有出现一起负面舆情和信访事件,赢得了辖区村民的大力配合支持,全面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有力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包政策宣传,促车辆状态摸排到位。一是高站位推进。该镇把开展淘汰无牌、报废等隐患车辆“清零”行动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专班具体抓,专题召开动员会周密部署,联合阳和交警中队、溪口派出所等部门强力推进。二是多形式宣传。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各联村干部、派出所、交警中队等深入全镇12个村(社区)召开推进会,宣讲隐患车辆淘汰业务流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各联村包组干部采取召开屋场会、民情恳谈会、微信群转发、敲门入户、电话沟通等“线上+线下”形式,逐组逐户宣传隐患车辆淘汰相关政策、事故案例、驾乘隐患车辆危害及后果,统一了镇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共识。三是精细化摸排。组织开展地毯式摸排,逐一建立隐患车辆登记台账和“清零”行动进展台账,核准车辆信息辨别能否上牌和报废,告知上牌、报废所需提供的资料清单,动员隐患车辆车主主动上户、报废,把握车主淘汰意向,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车”。
二、包跟踪服务,促隐患车辆处置到位。一是优化服务、精简流程。针对车主存在的“上牌资料多、车检通过难、门槛流程多、费用高”等疑虑,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承办、一次性办结”服务,各村辅警全程参与车主上牌并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工作专班牵头组织公安交警、报废公司逐一到各村(社区)安排1~2天时间现场办公,逐户上门解释、核准告知车辆能否上牌和必备资料清单,当场收购报废车辆,并将报废车辆拖到相对集中场所降低运输成本,切实把贴心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二是主动服务、工作前置。集中处置后,对车主要求上牌和报废的,联村包组到户镇村干部及时与工作专班(交警部门、报废公司)对接,再次核准上牌车辆资料和报废价格,以免车主跑空路或引发报废价格争议。针对部分车主购买的非标车辆和未提供购车发票、合格证遗失等情况,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督促车行停止销售非标车,出具合格证及购车发票,并推行协牌销售,宣传告知村民购车时不要一次性付清购车款,待车行协助上牌后再付清尾款。交警中队将车辆检测工作前移下乡,积极为车主上牌提供便捷服务。全面落实法治护航人大行要求,对个别不配合对象,该镇人大主席团统筹安排该选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人大代表上门一对一开展宣讲、说服教育,常态化组织辖区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化解矛盾,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监督执法部门是否严格公正执法,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三是温馨服务、积极帮扶。针对特困、弱势群体生产运输、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隐患车辆)存在置换、上牌资金困难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更多优惠减免、临时救助,为车辆置换、上牌创造条件,9月初开展联合行动时,在云岩村路边发现一台无牌报废车,当时车主情绪非常激动,诉说家中3口人,老婆长年瘫痪在床,儿子精神异常,车主70多岁,唯一家庭收入就是靠此车跑村串户收割、运输农产品来维持生活,如果要报废车辆不如就连我这个人一并报废,现场对立气氛急剧上升,工作专班得知情况后,通过耐心细致说服疏导,该车主情绪平静下来并积极配合办理了报废手续,工作专班当即协调争取临时救助缓解车主暂时困难,后续与相关部门对接为特困、弱势群体争取优惠减免、临时救助,解决了车主的后顾之忧。
三、包后期管控,促风险隐患化解到位。一是坚持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在集镇、村(社区)重点路口路段和赶集日、生产出行、上下学、喜庆聚会、民俗活动等车流高峰时段,组织派出所、交警中队、村辅警重点查处隐患车辆、摩电车及农用车违法载人、驾乘人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及时防范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二是坚持教育引导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在查处交通违法中突出人性化执法,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引导为主,但对隐患车辆发现一辆、扣留一辆、处置一辆,始终保持隐患车辆上路必查的高压态势,让广大车主充分认识到隐患车辆没有生存空间,促使车主主动上牌、报废,截至目前,已警示教育转化1000余人次,行政拘留5人。三是坚持整治效果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在整治中坚持既蹄疾步稳又有力有效,既把握要求又严格执法,紧盯整治推进中出现的潜在矛盾和隐患问题,安排专人全程跟踪了解,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化解,9月初在路上执法时查处一起金岩乡三元村吴某某和儿子驾乘报废车辆,当交警告知车辆要强制报废后,父子俩争执几句后儿子气冲冲离开现场,父亲情绪极度不稳定,工作专班当即安排两人反复开导、耐心解释,直到此人稳定情绪、安全离开后,稳控人员方才离开现场,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处置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慈利县溪口镇
编辑:侯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