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7月17日,共青团慈利县委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湖南张家界(慈利)支队先后在慈利县银澧学校和阳和土家族乡渔浦村举办了“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宣讲会。活动吸引了500余名师生及家长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慈利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田刚致开场辞。他表示,清华大学和慈利县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张家界(慈利)站精心浇灌的“合作种子”,已茁壮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其根脉深扎教育沃土,主干挺立产业之林,人才新叶迎风招展,“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宣讲会的持续举办,也无疑为慈利青年学子搭建了与顶尖学府对话的桥梁。他希望慈利青年学子珍惜时光、孜孜不倦,用勤奋学习逐梦青春远航。
就读于清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的姚简文同学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承担社会责任,传承清华精神”为主题,结合清华历史与个人参与乡村振兴活动的实践经历,深刻阐释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内涵。她呼吁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宣讲会上,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的孙佩颖同学围绕“清华学子的求学之路与心得分享”,详细介绍了高效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策略。她结合自身从普通大学考研进入清华的经历,强调了目标设定、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她坦言:“清华梦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找准方向、脚踏实地。”
第三位分享的陈慧盈学姐以“课本之外,脚下有光”为题,分享了她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在新华通讯社江苏新闻中心实习的经历。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实践对于知识转化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打破课堂局限,在广阔天地中锤炼本领、开拓视野。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宣讲还邀请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两位博士。雷鸣博士,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从校训、校歌、体育传统和躬身实践这四个维度,与我们一同探讨清华精神的内核。“阅山河,观天地,见众生,寻自己”是他赠与我们的深刻人生哲理。
黄健博士从“逻辑”与“习惯”这两个方面展开,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经历,细致分享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耐心教会我们如何在点滴积累中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学科选择、心理压力应对等热点问题展开交流。清华学子们以亲身经验耐心解答,并赠送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文创产品,勉励大家保持热爱、坚持探索。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气氛达到高潮,互动交流燃动全场,梦想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里悄然生根。
此次“向阳而生 追光而行”宣讲会,还聚焦了当下家庭与社会普遍关注的多个关键领域,邀请了家庭教育、生涯规划、学生安全等多个领域的讲师,与参与活动的家长展开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讲师们通过案例分享、问题答疑、经验传授等方式,为大家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让这场宣讲真正成为了一场汇聚智慧、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有益对话。
此次宣讲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这次专题宣讲会不仅为学子们带来了学习方法与成长经验,更播撒下了理想与责任的种子,激励着慈利青年在追光路上奋勇前行。未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湖南张家界(慈利)支队将继续践行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理念,以文化赋能为纽带、以校地合作为动力、以青年行动为引擎,推动慈利高质量发展。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李昕怡 陈慧盈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