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溇水支流长潭河段碧波荡漾,却暗藏溺水风险。为守护辖区青少年生命安全,金慈街道长潭河村于近期全面启动防溺水专项行动,通过专题部署、入户宣教、设施升级三重举措,构建起覆盖全村的安全防护体系。
专题会议凝聚共识,压实责任链条。近期,长潭河村委会召开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小组长共同参会。会议结合溇水流域“十里长潭”河段水流平缓却岸线绵长的特点,重点分析了村内多处深潭、5处水塘的潜在风险。村党支部书记强调:“近邻县城的区位让水域成了消暑去处,但必须让'安全弦'比'清凉欲'更紧绷。”会议最终确定村干部联组、党员组长联户的责任机制。
入户宣教精准触达,织密家庭防线。会后,由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组成的3支宣传队展开“敲门行动”,针对全村30余名中小学生逐一入户开展“一对一”宣教。在十三组学生家中,志愿者通过演示救生杆使用,讲解“七不两会”技巧——即遇险情时优先利用漂浮物施救,而非盲目下水。村民文大姐在签收《防溺水监护责任告知书》时说:“以前总觉得孩子会游泳就没事,现在才知道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多危险。”
“四个一”设施全覆盖,筑牢物理屏障。在溇水沿岸的重点风险区,该村正严格按照“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标准安装防护设施。警示牌则标注“水深危险 禁止戏水”等警示语及村应急电话。截至7月底,全村已完成12处重点水域的设施布设,后续将由专人每周检查设备完好度。正在巡查的老党员卓大爷指着新安装的救生圈说:“这圈红色在水边特别醒目,既是警示也是希望。”
此次防溺水行动是长潭河村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该村将持续开展安全巡查和应急演练,通过“人防+物防”的双重保障,让“十里长潭”成为风景画廊而非危险地带,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基石。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王侦圳
编辑: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