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好几年没办成的证,今天在慈利终于拿到了!不用再往石门来回跑,太省心了!”8月29日,家住慈利县与石门县交界处雄黄矿宿舍的居民王某某,捧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难掩激动。这张“红本本”的到手,标志着张家界、常德两市首例跨区域不动产登记成功落地,也为困扰群众多年的“心病”画上了句号。
王某某的房屋地处石门县白云镇雄黄矿家属区,可土地与房屋实际位置却在慈利县境内。因历史遗留问题,行政区划与管理权限的“分离”,让居民办证时陷入“政策难衔接、数据难共享、业务难协调”的困境,产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了住户的合法权益与日常生活。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部门的“攻坚目标”。面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慈利县与石门县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打破地域壁垒,共同探索跨区域不动产登记合作新路径。协作中,石门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迅速梳理并提供了该不动产的全部原始登记资料,为后续办理筑牢“数据基石”;慈利县自然资源依据政策主动“接棒”,高效完成落宗、权属审核、信息录入及发证等全流程业务。
两地部门的高效协同、流程优化,让原本复杂冗长的办证环节实现“无缝衔接”——王某某仅用1个工作日,就顺利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书。
此次跨区域联合办证的成功,不仅是两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更为处理跨行政区划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群众来回跑”到“部门协同办”,两地职能部门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勇于创新、主动作为的务实作风,也让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在“一日解难题”中得到切实提升。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文琼 李美林
编辑: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