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11时,接群众“报警”,慈利县江垭库区2艘客船碰撞,多名乘客落水遇险,情况十分紧急。
慈利县水上交通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多部门救援力量火速集结。水下机器人率先入水,凭借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声呐系统,在深水区域中快速扫描定位落水者位置,实时回传画面,为救援行动提供精准信息支持。水面上,智能救生圈飞速驶向落水者,其搭载的 GPS 定位、自动导航系统,精准锁定目标,工作人员通过喊话器指导落水人员配合救援、安抚落水者情绪。抵达落水者身边后,智能救生圈展开防护装置,将其牢牢固定,迅速带回安全区域。救援人员将3名受伤较重的落水者送上配备有自动平衡系统智能救生担架,在水面平稳快速运行,并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将落水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数据自动传给医护人员,为后续治疗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是慈利县水运事务中心在省、市水运事务中心的领导下,联合省属救助船队运维服务项目部在江垭水库开展水上交通应急演练的一幕。
本次演练自5月20日开始,持续一周时间。演练聚焦“科技赋能、高效救援”主题,旨在通过模拟真实险情,优化救援流程,确保在突发事故中能够快速、精准、高效地实施救援。演练综合运用了最新科技装备,其中VVT—V600—4T水下机器人,搭载有水下声学设备及水下摄影设备,适应大流速稳定作业,可自动避让水下障碍物侦测救捞主体,最大下潜深度300米。3DSS-iDX-450 全空间 3D 点云扫描声呐,可同时获得深度 100 米以内,从水面到水底全范围的实时 3 维点云扫描图像和数据,全空间无障碍旋转可实测 3D 图像并准确获得目标体的长宽高数据。通过模拟现实场景,成功完成了在极端情况的紧急抢险和搜救落水人员搜救任务,切实提升了水上救援体系的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充分展现了智能化水上救援体系的强大效能。
慈利县水运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演练总结会议上表示,生命至上,水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随着全县水上交通快速发展,水上活动日益频繁,对水上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演练充分验证了智能化装备的实用价值,未来要进一步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推广使用高科技救援设备,让现代科技与应急救援深度融合,通过水上交通“智慧保障”,为涉水群众托起生命之舟。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朱会云 周海涛 周正妮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