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的开局之年,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将按照规范市场秩序、助推县城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十项主要工作目标。
一、全面完成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筹建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机关各股室“三定”方案与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的“三定”方案,通过不断深化内部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整合臃肿多余的内设机构、检测机构和行政执法机构,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建立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行政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市场信用监管体系。2016年试运行,2017年正式运行,2018年全面、高效运行。
二、确保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零事故”,确保不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事件。用超常规手段,抓好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及消费维权工作,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本县实际的监管新模式。
三、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处罚,坚决完成非税收入预算计划,坚决禁止一切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坚决停止一切已经明令停止的收费行为。通过不断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处罚,完成非税收入预算计划,2016年全局必须保证完成非税收入基本计划572万元,努力完成非税收入争取计划910万元。
四、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三证合一”制度、注册登记零门槛制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最优质的服务和最高效的工作流程。建立以市场主体为核心,以信用信息为平台,以市场局为主导的市场监管体系,全年市场主体增长率达20%以上,确保企业年报率达80%以上,个体工商户年报率达90%以上。
五、加大品牌培育与创建力度,大力推进质量兴县战略、标准化战略、商标战略。全年完成省名牌1个,市长质量奖1个,市名牌3个,新增注册商标120件,著名商标1件,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国际马德里商标1件。
六、加快食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核发证工作。从3月1日起,全面启动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卫生(餐饮)许可证、酒类商品流通许可证以及餐馆、酒吧、咖啡馆、茶座等四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二合一”工作,全年完成6000余户食品经营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重新登记或换发证工作。
七、加大食品药品、工业产(商)品检验及计量器具检定的工作力度。完成59批次食品药品指令性检测计划,1000批次食品药品指导性检测计划,完成1000批次县级工业产(商)品、300批次县级食品药品监督抽查计划和检验任务,完成电表、水表、燃气表、压力表、加油机、衡器、医疗器械等2万台件计量器具强制性检定计划,确保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覆盖率达95%以上,确保工业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5%以上。
八、认真组织专项整治,下大气力整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重点加强食用农产品、畜禽水产品、食品小作坊、小摊点及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整治;重点加强预制板、水泥砖、复混肥、通讯工具、家用电器、钢材、人造板、汽车配件等领域的产(商)品质量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医疗机构制剂、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药监管的专项整治;重点解决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危害大、问题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九、加快简政放权改革,搞好省直管县行政审批上下对接工作。目前,慈利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共承担行政许可27项,其中直接办理20项,申报备案7项。将批量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城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企业营业执照的受理、发证工作全部移入县政务中心。
十、开展“五讲五创”活动,努力挖掘和打造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文化。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一档单位,省市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先进单位。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李弘扬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