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慈利11月27日讯(通讯员 王昊)长张高速(慈利段)全长70.4公里,是重要干线“二广高速(G55)”的联络线,依山而建,毗邻乡镇,道路交通情况极为复杂,行人上高速现象频发。为彻底根治这一交通难点,慈利县全力打造了平安高速护路联防“慈利模式”。至今,慈利段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同比下降89.57%,行人衍生的超员、违法上下客、违停等重点交通违法同比下降92.37%,已连续保持高速公路慈利段423天无行人类交通事故发生,创造了辖区0死亡的记录。
织密“一张网”,上下联动保平安
“要以绝后患,就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对照省、市目标任务,慈利县及时制定《慈利县高速公路沿线重点乡镇行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4乡14村为行人风险整治重点,推动建立了“党政统一领导、政法委具体牵头、高速交警主力主为、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召开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调度会10余次,并首次将高速公路护路联防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全力保障护路联防事业发展需要。
成立“红袖章”,群防群治护平安
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始终活跃着巡防队的身影。村辅警、交通劝导员、义务巡逻员及村干部组成了14支巡防队伍,统一佩戴“高速公路护路员”红袖章,在重点部位、赶集日、节假日进行巡防值守,穿梭在防护网、村道沿路等情况复杂处,风雨无阻,不留死角,劝阻行人。在赶集日(逢五、逢十)、法定假日等固定时段,在集市、学校车站等场地悬挂横幅14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1300余份,印制违法举报宣传海报,明确了举报内容、举报方法、举报奖励等内容。为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以“村村响”循环播放14个村书记录制的方言版宣传音频资料、宣传车播放“关爱家人,平安是福”高速公路安全教育系列短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爱路护路宣传深入人心,全面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成效的持久性。
牵住“牛鼻子”,杜绝隐患守平安
“原来我就从这里过去的,现在不让过去我怎么出门啊?”岩泊渡镇一位村民将此问题反映到了村委会。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慈利县护路办在前期调研走访中发现,高速公路旁生活的部分村民横穿高速出门已成了习惯。原来,出于建设需要,高速公路阻断了部分村民的责任田和居住房,沿线也存在多处涵洞无法通行、防护栏年久失修防控力减弱的状况,为图方便,村民便选择了穿越护栏。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慈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实地勘察、设计、施工等程序后,新修村道7.6公里,增开农村班线车118台次,维护天桥涵洞3处,修复隔离栅931处共4224.2米,打通生产生活的“安全路”。并在4处以上高速点位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在58处重点点位种植荆棘植物1160余株,安全隐患得以圆满消除。
来源:红网慈利站
作者:王昊
编辑:李虹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