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波涛
各位委员:
就卓耀楚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设规模型碑林,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作如下发言:
慈利自春秋末始建白公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县。慈利县城毗邻大峡谷玻璃桥和张家界核心景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慈利县城附近建设规模型碑林,对进一步打造慈利文化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建设碑林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规模型碑林,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慈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有众多的寺庙和牌坊碑刻、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优美的诗词赋联。通过建设规模型碑林,将众多的碑文、楼联、诗词赋义或移植,或复制,或重新书刻,集中展示,既可以保存、传承慈利的历史传统文化,更可以让慈利的历史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建设规模型碑林,是推进旅游旺县的需要。张家界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聚焦“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发展思路,把慈利旅游建成全市“三星拱月”格局中最耀眼的一星,必须为旅游注入文化元素,打响文化旅游品牌。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县战略”目标,推进“旅游带动”措施,必须重点打造文化旅游的名片。建设大型碑林,凸显文化内涵,将更多的吸引游客目光,将张家界核心景区和大峡谷玻璃桥的游客吸引到慈利县城来,弥补中外游客到了慈利境内不来县城的遗憾,形成新的旅游增长极,促进旅游旺县。
(三)建设规模型碑林,是提升县城品位的需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发展是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慈利虽然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县城文物损毁严重,已经看不到富有明显文化特征的设施,缺乏城市文化魅力,在县城附近建设一处大型碑林,将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高慈利县城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建设碑林的明显优势
(一)丰富的资源优势。素有南武当之称的五雷山,有36宫、72殿、48寨,加上云朝山、逮云寺、龙潭寺等,留下了众多的碑文和摩崖石刻;县城桂香楼、紫霞观、准堤庵、朝王塔、文庙、贞节牌坊等,都有大量的楹联、铭文;孙开华、杜心五、袁仁远、张沈川、杜修经、陈能宽等名人,留下了许多有一定水准的墨宝;慈利是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贺龙带领红二、六军团的主要活动地,在江垭、溪口等许多乡村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标语;慈利有吴梓林、林承先、赵辉廷、熊启诚、胡紫桂、张伯远、邹方斌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家。慈利山美水秀,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慈赋诗作文,王维、张九龄、张兑等留下的文学作品数以千计,是非常宝贵的碑林资源。
(二)独特的区位优势。慈利县地处湘西北,县城位于溇、澧二水汇合处,自古就是永、保、龙、桑进入湘中地区和湘中进入湘西地区的咽喉,现在更是湘西门户、张家界的东大门,有铁路、高速公路和距县城仅80公里的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将县城连通海内外,交通十分发达。慈利县城距享誉海内外的张家界核心景区和声名鹤起、势头正旺的大峡谷玻璃桥景区只有“一步之遥”,建设大型碑林,打造一个与玻璃桥齐名的旅游景区,有十分独特的区位优势。
(三)良好的政策优势。一是文化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党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二是城镇建设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中,关于加强历史名城保护和文化特色建设,文化项目支持力度很大;三是旅游政策。国家省市关于旅游发展规划更是突出文化发展内容,推出了许多具体的支持政策措施,张家界市将慈利作为东线旅游的重要阵地,将为慈利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和文化项目建设提供许多实际帮助和支持,这些优惠政策为碑林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建设碑林的基本思路
(一)选址要恰当。建设碑林的位置应选在县城附近,以达到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城市品味、聚集人气的效果。尽量要选择在荒山、林地、果园地区,不占或少占农田,降低建设成本;要尽量选择较为成片宽阔区域,保证较大的发展空间,满足碑林景区扩大规模、提质升级的需要。
(二)规模要宏大。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的碑林极少,较有名气的西安碑林仅碑三千块左右,建设碑林是目前旅游发展中的“冷门”,建设碑林要以“世界之最”为目标,规划发展区域宜在一万亩左右,规划石碑三万块以上,以求规模宏大、蔚为壮观,与大峡谷玻璃桥相得益彰,吸引全球的目光。
(三)内容要丰富。碑林内容的选择应开拓思想、拓宽视野、突出精华、博采众长。一是本土碑林,包括本地的各类碑文、石刻、人物铭文传记以及歌颂本地的诗文;二是名碑复制碑林,将外地有名的碑刻进行复制;三是红色碑林,包括红色标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诗词等;四是民主人士碑林,包括我国民主人士中名人的诗文、手迹;五是历代皇帝、历代状元的诗文、手迹;六是在碑林形成一定规模后,邀请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为碑林书写作品;七是设置动物石雕及奇石林,增强碑林的观赏性、趣味性。
四、建设碑林的几点建议
(一)高起点规划,统筹推进。把建设规模型碑林作为优质旅游资源产业和优秀文化产业项目来打造,瞄准“世界之最”目标,整体规划,分块设计,做到碑林与地形、碑林与园林、碑林与自然风光相融合,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大型文化园林。
(二)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按照“统筹安排、分期建设”的原则有序实施,科学、精心设计规划,内容要优、形式要新、工艺要精,聘请名家书写、名匠雕刻,建成精品,确保既有规模的震憾,又有内容的震惊。立争五十年无人超越,一百年后成为世界遗产。
(三)高水平运作,着眼长远。碑林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每块碑刻只需岩石费和雕刻费,预计在3000元左右,建设一万块碑林需资金三千万元左右。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由政府投资建设第一期工程,待碑林聚集一定人气、具有一定影响后,再将碑林打造成招商项目,再引资建设后续工程,分期分批,逐步扩大规模。待建成一定规模后,收取门票,获取投资回报。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政协慈利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