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随着慈利县解封的消息传来,身在二坊坪镇盛德村驻村的张家界市科技局驻村第一书记刘志鹏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通过一个月的艰难抗疫,盛德村及全县都解除了交通管制,不安的是他的家乡永定还暂缓一步解除。回想这一个月以来留守村里参与抗疫的点点滴滴,刘志鹏辗转难眠,想着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他深深的体会到了“驻村”这两个字所缊涵的特别意义。
疫情防控,军令如山
7月30日,本来是刘志鹏周末回家的日子,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他在心里作出一个决定:周末不回家,留在村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决定,让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成为了刘志鹏驻村工作日子里一段最难忘的经历,也正是这段驻村抗疫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对基层不一样的爱与责任。
疫情刚发生时,二坊坪镇全域就实行了最为严格的风险管控措施,而刘鹏所在的盛德村就更不一样,因为该村与桃源有近3公里多的交界线,还有一条连接桃源县的景马公路,平常这里就是人们进出常德的必经之地,为了彻底阻断疫情传播的链条,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必须做到24小时守住盛德村同外县交界的两个道路监测点。
疫情就是命令!刘志鹏迅速和村两委一道商量对策,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一边摸排7月17日以来外地返村人员,一边动员党员群众和志愿者参与监测点值守。刘志鹏也主动请缨,和村干部一起,参与分水岭和大洞桥两个监测点的值班值守,劝返过往车辆和行人。酷署难耐,蚊虫叮咬,白天刘志鹏和队员们就着一颗小树躲荫,晚上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过夜。有队员问不善言辞的刘志鹏,驻村辛不辛苦?刘志鹏笑着回答,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辛苦就能完成的!
刘志鹏在盛德村大洞桥卡点值班值守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在大洞桥卡点值班执勤劝返村民
预防在先,精准管控
盛德村地处二坊坪的最东边,与桃源县接壤,农户居住分散,为了做好精准管控,刘志鹏想着在内防输入和外防输出上下功夫,对于摸排出的返村人员,刘志鹏和工作队员一起,配合支村两委,摸清每个人的行动轨迹,按照“四包一”的政策要求,每天坚持上门量体温、查两码、听诉求,精准管控到人到户。为确保全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刘志鹏和村两委统筹谋划,创新方法,设置“入口-体温检测-健康码登记-信息录入-核酸采样-出口”5道关口,隔离线、悟空圈、志愿者齐上阵,确保不发生一起交叉感染。为了做到应采尽采,刘志鹏又带着医务人员,上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现场采集。因措施到位,防控得当,盛德村圆满完成四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刘志鹏的心里也才有一丝丝放心。
上门落实“四包一”工作要求
疫情防控,人人参与
交通管制,居家隔离,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为了安定人心,维护大局,刘志鹏带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体一一上门,看米缸、看冰箱、看餐桌,送去米、油、肉等生活物资,确保困难群体安心居家,生活稳定。对于有生活物资、药品、生产物资等需求的群众,组成义务“代购队”,24小时进行代购服务,并一一配送到户。疫情期间,村里的李金凤老人因病去世后,刘志鹏和村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往死者家里,慰问家属和做好白事简办的宣传工作,杜绝了人员聚集。刘志鹏和工作队员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老百姓将自家种的蔬菜、西瓜、花生等送到村部,一时间,送水、送面包、送方便面、送蔬菜、送瓜果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支持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看着这些淳朴的老百姓,刘志鹏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作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也因为疫情,工作队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工作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驻村工作队上门劝说村民缓办酒席
盛德村村民为卡点送的蔬菜瓜果
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送物资上门
疫情防控,慎始慎终
8月17日,全市疫情确诊病例零新增,疫情防控胜利在望。刘志鹏心里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咬紧牙关,丝毫不敢放松,依旧保证每隔一天开展一次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志愿者核酸检测,继续上门开展“四包一”和疫情防控日常宣传,积极落实上级有关复工复产、道路交通、外出人员摸底等工作,做到慎始慎终、有始有终,全市一天不全面解封、坚决不撤兵。
疫情“警报”即将解除,刘志鹏也不忘统筹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工作,闲暇之余,他和村干部一起,对盛德村的振兴规划一遍一遍进行论证,谋划产业发展项目,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对已有的田螺养殖项目下一步在提高品质、扩大产能上下功夫,做好疫情常态化管控的各项工作,助力盛德村向着新的发展阶段迈进。(通讯员 胡慧玲)
来源:慈利站
作者:胡慧玲
编辑:彭乙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