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面对日趋严峻的疫情形势,居住在零阳镇琵琶村的慈利县新华书店发行员杨年成寝食难安,急在心头。他不是只担心自己被病毒感染,而是担心整个村的防疫工作。当看到琵琶村响应上级指令要在琵琶洲头设卡点时,他主动捐赠两顶帐篷,并积极协助迅速建好卡点。琵琶洲四面环水便于管理,但是实施交通管制后,琵琶洲头是蒋家坪居民和新城区工作人员必经之道。两个卡点需要日夜蹲守。他又提醒村委会派人封闭高速公路桥的两个进出口。琵琶村委组织村民成立了卡点轮流值班组和早晚全村巡逻宣传组两个小组。
十年前历经磨难成为肾移植患者的杨年成来到琵琶村村委,积极要求参加抗疫队伍。纯朴的村里人都知道他的特殊情况,村委会善意拒绝他的要求。他坚定地说:“我是党员,我又是退伍军人,请批准我参加抗疫工作。”在他的执意要求下,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的抗疫志愿者。家里人也很担心他被感染,因为换过肾的人免疫力本来就不及平常人,每天还要定时吃药。但他告诉家人的是:“抗击疫情就是一场战斗。若有战,召必回,效己力,战必胜!”这是军人的使命,是他的铮铮誓言。换肾赚来的岁月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他心存大义,在危险来临之际,没有退缩,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带着家人参与到抗疫队伍。一起守卡的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能坚持,就这样坚守了一个星期。除了参加卡点值守,他还每天坚持在全村巡逻进行防疫宣传。
当慈利县全民核酸检查的战斗打响后,杨年成积极协助村委会和医务工作者进行核酸检查。村里刘涛书记非常担心他的身体情况,但他斩钉截铁地说:“疫情未退,战斗就没有结束,村里防疫工作就还需要我。”他再次请愿,自告奋勇负责接送医务工作者和相应的检测采样医疗物资。
第一次全员检测。村民排好长队等待,杨年成给村民们耐心讲解注意事项。晚上村里进行统计,有九位居家行动不方便的村民没有检测,村委刘涛书记非常着急。当晚十点半啦,杨年成戴上口罩就和刘书记一起去了未检测的村民家,把九位村民一个一个扶上车,赶到离琵琶洲最近的双安检测点,但那里还排着像长龙一样的队伍等待检测。刘书记赶紧与医院联系,联系好检测点后,他和刘书记带领几位村民通过很多卡点到达民和村检测点,让医务人员采样。他俩搀扶着一个一个行动不便的村民检测,耐心地告诉他们检测时注意什么。等检查完了,他俩又把村民一个一个送回家。家人等他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啦。疲惫的他没有说什么,倒头就睡,第二天照样又去卡点协助守卡。
第二次全员检测时,刘书记忙于其他工作,还是他独自开车带着医务人员上门采样。
第三次全员检测是晚上八点钟才开始,大部分村民很是支持,但有个别村民有怨言,觉得太晚了,安排不合理,检查速度太慢,现场有些村民不免有些小牢骚。他上前对这些村民进行了耐心的劝导,“看,医务工作者穿着防护服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家了,一直没有休息。和他们相比,我们这点困难不算什么,咱们只有耐心等待。”村民听了马上安静了,自觉排队等候。凌晨一点,检测后统计有十二位村民需要上门采样。他带着医务人员深夜上门采样。凌晨两点多,他开车把全村检测盒子送回医院后,又把三位医务工作者逐个送回家。这样的坚持让家里人甚是心疼。他总是说:“比我辛苦的人多着呢!”他的坚持是不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一线抗疫人员需要多次检测,只要刘涛书记电话一来,他就迅速出门去接医务工作者。不管天气多热,时间多晚,他都积极响应,无怨无悔。多次被他接送的医务工作者总能看到他认真进行车内消毒,细致准备相应医疗物资的身影。正是他地熟练协助,给医务工作者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昨天是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查,他早上五点半就去医院接医务工作者了。又要陪同医务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采样。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一个特殊病人,用自己的热情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与病毒激斗,与很多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同行,一起筑起了基层防控的坚强堡垒。(通讯员 王瑶)
来源:慈利站
作者: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慈利县分公司 王瑶
编辑:彭乙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