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甘堰土家族乡卫生院刘智勇、朱慈菊夫妻舍小家顾大家,用勇敢逆行的默默奉献和坚守岗位的责任担当,演绎了“执子之手、共抗疫情”的故事。
8月27日,在甘堰土家族乡卫生院,这位身穿白大褂正在疫苗接种现场维持着秩序的就是刘智勇。在疫情防控期间,身为卫生院院长的刘智勇除了要协调统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外,还担负了救护车司机这一职务,接送隔离人员,收送全乡核酸样本。他说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主要是职责所在,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所在。”
刘智勇的妻子朱慈菊今年50岁,是妇产科门诊医生,今年12月准备退休。看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本不需要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她,主动申请,与同事一起走村入户,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作为医生,这是医生的职业,就算我退休了,缺人的话我还是会来。”甘堰土家族乡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医生朱慈菊表示。
8月8日,在大数据的追踪下,得知自己在值夜班的过程中因接诊到一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集中隔离,但当天又是丈夫刘智勇53岁的生日,原本打算两个人一起庆祝的计划也取消了,只能在丈夫送她去隔离的路上说上一句“生日快乐”。
“说实在话,送她去的时候,两个人都还是流了眼泪。虽然隔离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刘智勇说
两人奔赴一线跟时间赛跑,经常凌晨三四点还不能休息,大女儿也在永定区疾控中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无奈只能把13岁的小女儿交给年迈的母亲照顾,累的时候彼此的关心就成了心底最温暖的事。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医生的夫妻俩面临的风险更大,肩上的担子也更重,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去,夫妻俩就这样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坚持,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夫妻俩都比较积极,身先士卒,基本上各个方面都起到一个领头羊的作用,有很多还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去学习的。”甘堰卫生院支部委员戴佳这样评价。
“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群众的平安健康”。采访中,刘智勇、朱慈菊夫妻俩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像刘智勇、朱慈菊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他们逆行奔赴“战场”,迎难而上,无怨无悔,打败德尔塔病毒侵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记者 宁力 蒋林(实习))
来源:慈利站
作者:记者 宁力 蒋林(实习)
编辑:彭乙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