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尖映心、童言寄情——溪口镇留守儿童之家创意小组活动照亮孩子们的“小小天地”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何慧平 编辑:王杨 2025-07-24 17:14:13
—分享—

7月23日,在慈利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慈利县志岸烟酒商行的支持下,慈利县俊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部携手溪口镇、阳和乡、金岩乡、许家坊乡以及甘堰乡民政社工站,在溪口镇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的一场以“小小天地”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温馨结束。五节用心策划的活动,借助绘画、拼贴、手工等轻松愉悦的形式,使留守儿童们在欢声笑语中探寻自我、抒发情感,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一道温暖的色彩。

图片 1_副本.png

从生疏到熟络,用真心构筑心的纽带。活动开始,“名字连连看”游戏消除了孩子们之间的拘束。“我是爱画画的小妍”“我是爱打球的子豪”……孩子们围成一圈,一个个生动的名字连同兴趣被依次传递,陌生感在笑声中慢慢消失。而“优点大轰炸”环节更让现场温情弥漫,“你帮我捡彩笔的样子很热心”“你的辫子扎得真好看”,一句句诚挚的赞扬让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在自画像绘制环节,社工首先展示了带有慈利社工的“工作自画像”,简要给孩子们讲解了关于自画像线条以及创作,随后有的孩子画出了背着书包的自己,有的用多彩线条描绘出“快乐的我”。9岁的心怡指着画中扎小辫子的小人说:“这是我,虽然爸妈不在身边,但我会好好学习,让他们安心。”质朴的话语中,蕴含着超出年龄的懂事。最后,孩子们共同商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打断同伴”,在小组契约上慎重签下名字,归属感默默扎根。

图片 2_副本.png

用创意表述,让梦想与平常“可触摸”。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宇航员,去月球上瞧瞧!”在拼贴‘小小梦想’环节,社工率先行动,用白色卡纸和各种形状卡纸拼出了一枚“火箭”,箭身上还绘有星星图案,惹得孩子们纷纷鼓掌。在志愿者的帮助下12岁的美静受到启发,用树叶拼出小猫的耳朵、胡须和尾巴,干花装点成小猫的花纹,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咪呈现于纸上。现场还有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有的剪下乡间常见的黄色野花,拼出“哪吒”的混天绫;还有人用蓝色皱纹纸做海浪,搭配贝壳拼贴出“海洋世界”,甚至有孩子用亮片和羽毛再现了“美人鱼”的尾巴,创意满满。

从梦想回归生活,“描绘‘小小日常’”让孩子们察觉平凡中的美妙。社工先教大家用简易线条画“我的一天”“和伙伴跳绳”。接着孩子们笔下的日常充满童真:有的画奶奶煮的面条冒着热气,有的画和同学在操场奔跑的身影。“表情模仿秀”里,孩子们夸张地模仿“惊讶”“开心”的模样,不仅活跃了氛围,更学会了用表情传达情绪,为漫画创作积累了鲜活素材。

图片 3_副本.png

传送温情,让告别成为新的开端。“爸爸,您在外务工要照顾好身体”“小芳,谢谢你陪我玩,你是最好的伙伴”……在传送‘小小温情’”环节,孩子们专注地在卡片上画画、写字,稚嫩的字迹中满是真诚。“词语接龙送祝福”游戏中,“平安”“快乐”“健康”等词语接连涌现,成为卡片上最感人的注解。当孩子们把封装好的卡片投入信箱时,小小的信封里,装着满满的思念与友情。

活动结尾,“收获盲盒”揭示了孩子们的成长:“我学会了画漫画,能把每天的事记录下来了”“我结识了3个新朋友,以后有人陪我玩了”。告别仪式上,孩子们交换着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有的送上自己画的漫画,有的递出写满祝福的卡片。快门按下,合影里一张张笑脸定格,为这场温馨的相聚画上完美句号。

此次活动用孩子们易懂的方式,让他们学会用画笔、手工表达内心,不仅锻炼了创意与表达能力,更在互动中收获了友谊与自信。未来,民政社工站将持续配合俊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此类活动,为孩子们搭建更多表达自我、感受温暖的平台,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关爱中绽放。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何慧平

编辑:王杨

本文链接:https://www.clxww.com/content/646941/68/151528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