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龙潭河镇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携手走进龙潭河镇中学,开展了一场以“未成年人保护、防校园霸凌、预防电信诈骗”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讲座,为青少年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大餐”,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是龙潭河镇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
普法宣传:量身定制的法治课堂。秋日的校园沐浴在阳光下,龙潭河镇中学的教室里座无虚席。来自镇平安办、派出所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们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量身定制的法治教育课。
讲座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防范校园霸凌和预防电信诈骗三大主题。工作人员摒弃了生硬的法律条文宣读,转而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防校园霸凌: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校园霸凌的表现形式入手,详细阐述了身体霸凌、语言霸凌、社交霸凌和网络霸凌等不同霸凌类型的特点和危害。
“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这是讲课人反复强调的原则。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识别欺凌行为、遭遇霸凌时如何正确求助以及依法维权的途径。并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了校园霸凌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反诈教育:守护青春不“欺”诈。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派出所赵所长重点介绍了在学生群体中多发的诈骗类型,如“冒充熟人”“游戏账号交易”“虚假中奖”等骗局。“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个人信息”——赵所长反复强调这三大原则。 通过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学生们了解了电信诈骗的“套路”,提高了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
赵所长还提醒学生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
未成年人保护:筑牢成长防火墙。司法所工作人员则从法律角度全面解读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从“如何辨别侵害行为”到“遭遇侵害时如何正确求助”,内容紧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人员还向学生们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法律知识更易理解、记忆,推动法治观念深入童心。
针对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点,工作人员还特意增加了防性侵教育内容,从“如何辨别儿童性侵害”到“哪些时间和地点容易发生性侵害”,解答了学生们成长中的困惑,也明确了日常行为中的“红线”与“底线”。
互动教学:法治种子播心田。讲座不仅是一人说众人听,更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在反诈知识宣讲中,民警以模拟诈骗电话开场,生动演绎反诈要点。在校园霸凌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应对霸凌场景,趣味互动寓教于乐,使法律知识从理论快速融入实践。“如果您涉嫌非法集资,请立即转账到安全账户”——这样的诈骗话术为何屡屡得手?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案例,为师生们揭开了电信诈骗的面具。
互动问答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这种零距离、心贴心的交流方式,让法治意识真正走入孩子们内心。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向师生们发放了法治宣传手册。这些手册将成为学生们的日常法治读物,提醒他们时刻牢记法律红线,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下一步,龙潭河镇将继续推动法治宣传进校园、进村(社区)、进家庭,让青少年们知法、懂法、守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朱杨杨 涂钉歌
编辑:毛伟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