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便是暖阳,阳春三月,成片的蜂糖李花已缀满枝头,远眺过去,白花竞放俨然绘就出一幅跃动的春日画卷。“经过三年培育,村里的蜂糖李终于成了规模,去年雨水过多影响了收成,今年看着这满山蜂糖李花,我充满着信心,一定能有个好收成。”江垭镇四坡村庹书记感叹道。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碰撞的新时代里,四坡村极力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产业振兴发展,书写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时代答卷。
政策资金浇灌产业根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四坡村想申请种植项目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形成共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本村地理环境,四坡村放弃原金银花种植园,选择更适应本村地理环境种植的蜂糖李,并申请入库2021年度慈利县乡村振兴项目库,政策和资金如入春细雨,滋润着村里蜂糖李产业的发展。四年发展,四坡村蜂糖李种植园已扩大至300余亩,丰收时年产可达1万斤以上,创造近30万的集体经济收入,沉睡的土地资本逐渐被唤醒,四坡村集体经济有了持续造血的能力。
人才培养激活内生动力。产业发展要稳的住,人才是关键。四坡村就地取“才”,聘用具有多年种植经验的乡村能人当作村护林员和产业专干,并为乡村能人搭建能力提升“阶梯”,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种养蜂糖李、三红蜜柚等经济作物农技知识培训,不断丰富乡村能人“技能包”。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四坡村鼓励乡村能人带动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在种植园中实践施肥、剪枝、防虫等技能,直接将“技能变现”,让村民更记得住、学得会,形成“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新农人培养格局,激活村集体产业内生动力,大大提升村集体产业抗风险能力。
产销结合保障稳定增收。产品变现才是硬道理,四坡村提前布局销售蓝图,构建起“产地+水果店”“产地+乡村大户”“产地+散户”“产地+网购”四种销售方式,确保水果不滞销。为保障水果储存和运输,四坡村新建了一个约200平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仓库,购买了一辆冷库车。后续四坡村会以优质的服务和严格的品控打造本地域特色水果品牌,实现地域与品牌深度绑定,让消费者形成“记忆点”,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春日暖阳照映在百亩园区,李花竞放、绿芽枝头预示着今年的丰收。四坡村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正以蜂糖李为笔,以政策、人才和营销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答卷,在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寇子豪
编辑:王杨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