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象市镇政协委员联合镇人大代表、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行动,通过“监督+协商+执法”三位一体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本次行动覆盖12公里河道、3家养殖场及生态茶园,形成重点提案,推动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立体化监督筑牢生态屏障。监督组构建“政协委员+技术骨干+执法力量”联动机制,开展全域生态“把脉问诊”。在畜禽养殖区重点核查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现场督办防渗膜破损等3类问题;河道巡查历时2小时完成人潮溪12公里岸线踏勘,运用“问题取证--分类建档--动态跟踪”工作法建立生态档案。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联合监督实现了问题发现率提升40%,整改周期缩短25%。”
靶向施策激活产业动能。在生态茶园,委员组通过土层结构分析、病虫害痕迹研判等现场诊断,提出“茶枝粉碎还田”“粘虫板全域布设”等5项实用建议。针对茶农反映的有机肥成本问题,监督组对接农商行,拟通过开发“绿贷通”等产品帮助茶农解燃眉之急。茶农们感慨:“委员们手把手教防虫方法,还帮我们解决了堆肥问题,真是太好了。”
协商机制提升监督质效。行动收官阶段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传达县级政协对口协商会议精神,强调要聚焦监督成果转化。会议现场展示12处问题点位影像资料,形成《养殖污染智慧监测方案》《生态积分管理制度》等4项重点提案。
据悉,象市镇已建立“季度巡查+年度评议”监督机制。镇党委书记强调:“要把民主监督形成的‘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清单’。”此次行动收集的8条群众建议,将通过“民情恳谈会”渠道逐项落实。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李建赏
编辑:王杨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