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气温回升,祭扫活动频繁,防火压力骤增。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火灾防控工作,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山林资源安全,杨柳铺乡荷峪村坚持早部署、早行动,通过组织消防演练、入户宣传、卡点值守等举措,全力织密清明防火“安全网”,同时积极倡导村民移风易俗,以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消防演练强技能,防患未“燃”保平安
荷峪村定期对村干部、党员、志愿村民组成的消防应急队伍进行培训,模拟突发火情组织实战演练,确保应急队员人人都能熟练使用各种灭火器材,在突发时刻不慌乱、有秩序、团结协作,为清明防灭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村书记多次强调“全体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拉得出、打得赢’。”
走村入户广宣传,文明祭祀入人心
“叔,清明上坟记得别烧纸钱,带束鲜花一样表心意!”连日来,荷峪村的村干部和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发放《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并在村务公开栏、主要路口张贴防火标语,和村民交谈时,引用因祭祀用火引发山火的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村民们的思想认识都有了深刻的改变:“烧纸烧香是老传统,但现在绿水青山更要紧,我们得跟紧新风气!”
设卡巡查严管控,源头杜绝火险隐患
荷峪村在进山祭扫必经路段设立防火检查卡点,由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带队值守,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严密检查是否有人员携带易燃祭品进村,成立巡逻队,对村内重点山头、坟地集中区域开展全天候巡查,利用宣传车辆“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火禁令,严禁一切火种进入山林。
“防火重在人心,文明祭祀需要全村共同努力。”荷峪村村书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压实责任,筑牢防火屏障,同时以清明节为契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安全、环保的祭祀新风尚在荷峪村落地生根。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尹兰 任丽芳
编辑:王杨
本文为慈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