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喜报!慈利文艺斩获多项市级大奖,群众文化绽放蓬勃光彩

来源:文旅慈利 作者:杨虹 编辑:毛伟 2025-11-25 09:14:55
—分享—

近日,文化喜讯传遍慈利大地。11月22日,2025年张家界市“欢乐潇湘 美丽张家界”群众文化活动优秀节目展演在永定区文化馆剧场圆满落幕,活动同步举行张家界市优秀民间艺术团颁奖仪式。我县选送文艺作品及民间艺术团不负众望、斩获多项佳绩,充分彰显慈利群众文化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

图片

图片

在活动中,我县选送的两大精品节目不负众望,花灯小戏《规劝》、合唱《花大姐》双双摘得最佳作品奖。展演现场,花灯小戏《规劝》独具慈利本土特色,以传统花灯艺术为载体,传递劝诫陋习、共建幸福家园的正能量,让非遗文化魅力惊艳舞台。

图片

图片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同期举办的张家界市优秀民间艺术团评选中,我县选派的9家民间艺术团实现了全员获奖的大满贯佳绩!此次评选涵盖团队表现力、艺术创新性、群众认可度等多项核心指标。我县艺术团凭借扎实的功底、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斩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图片

图片

近年来,慈利县持续深耕群众文化建设,搭建优质展示平台、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发展,推动更多群众从文化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此次多项大奖入账,是对我县文艺创作与文化培育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慈利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缩影。接下来,我县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磨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的精品力作,推动群众文化之花在慈利大地持续绽放,助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慈利县哆来咪艺术团简介

慈利县哆来咪艺术团始建于2013年,是一支年轻富活力的基层演出团体。12年来,团队秉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方向,从最初十余人发展至现有演员30余人,固定资产近80万元,拥有专业舞台音响灯光设备,可承接各类大中型演出。

团队常年活跃基层,累计完成大中型晚会、送文化下乡等演出500余场,节目涵盖歌舞、相声、小品、器乐及花鼓戏、阳戏等地方戏,形式丰富。演员们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曾步行赴道路不通村落演出,寒风中仍坚守表演,被百姓亲切称为“慈利心连心艺术团”,先后获2016年香港回归庆祝演出一等奖、2018年全国文艺比赛二等奖。

团队还承办《扫黑除恶》《环境保护》等专题宣传活动,原创《我们村的环境变了》《婆婆也是妈》等节目,宣传党的政策,歌颂家乡发展。近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公益帮扶,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慈利县晋阳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简介

慈利县晋阳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在三官寺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指导下成立,现有成员20余名。团长唐西平,1982年参加全县农村剧团表导演培训班并获导演资格证;1990—1993年任江垭阳戏职业剧团导演兼副团长;1994—2003年任黄龙洞民俗风情馆馆长;2024—2027年任武陵源民族艺术团导演、土家风情园演艺部经理。团队成员均为三官寺土家族乡各行各业文艺爱好者。

公司成立以来成效显著,常年活跃于市县各类文艺舞台,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近年累计创作小戏小品、表演唱、三句半、三棒鼓等文艺作品20余个,其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小戏《老古董》、法治建设专题节目《为了明天更美好》、展现改革开放成效表演唱《三官寺的堂客话今》等作品反响良好。2004年,团队代表张家界市参加全省小戏小品大赛,唐西平创作的小戏《打伙》获创作表演二等奖;2024年第二届慈利县乡村文化旅游季活动中,原创传承红色基因、歌颂袁任远主题节目5个,获观众及领导一致认可。唐西平2023年至今任武陵源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2021年受聘为北京盛世夕阳红剧组特邀评委。积极参加县文化和旅游部门举办的“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文艺进景区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百余次,服务群众达数万人次。

慈利县海之音合唱艺术团简介

慈利县海之音合唱艺术团是集传统与现代艺术于一体的优秀文艺团体。该团由 2016 年 6 月成立的海之音合唱艺术团与 2020 年 11 月组建的象市镇农兴艺术团于 2022 年整合而成,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艺术实力提质升级,成为县域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有团员163名,均为慈利县各行各业歌唱爱好者。团队由专业力量引领:团长李海英老师系湖南省合唱协会、音乐家协会指挥学会等多协会会员,兼任慈利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艺术总监谭莉老师为湖南师大音乐学院研究生、湖南省合唱协会会员。

融合后形成“传统+现代”发展格局,既传承传统锣鼓、花灯戏等地方文化,又推广现代合唱艺术,原创作品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团队活跃于市县舞台,屡获殊荣,先后斩获2018年黄龙音乐季·合唱艺术周成人组银奖、2025年第三届“巴蜀古韵天府长歌”全国合唱交流音乐节创赛文化银奖。

艺术团秉持“爱艺术,爱生活,歌唱美好人生”宗旨,全年积极外出学习,严格规范管理,无违规违纪及低俗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与领导好评。

龙潭河汉剧团简介

龙潭河镇汉剧团始建于1980年,后因故解散;2016年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恢复,致力于汉剧传承与创新。剧团开展“汉剧进校园”,在两镇中学义务授课,累计培养学生400余人,现有7-12岁小学员48人。团队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创排《我要当红军》《金慈银澧富饶乡》等时代剧目,改编《穆桂英挂帅》,2016年以来送戏下乡500余场,剧团践行志愿精神,帮扶贫困学生5名,慰问孤寡老人。未来将持续服务群众,推动汉剧焕发新活力。

慈利县打硪号子乡村旅游民间文化研究会简介

本会成立于2016年7月29日。近几年来,在慈利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的领导下,先后编写了十余个小剧本,搜集整理出版《溇澧乡韵——慈利打硪号词》一书,将打硪号子衍生出来的号子对歌、号子围鼓、号子戏、号子民俗、号子酒令五种艺术形态搬上乡村舞台。打硪舞自创编以来,在乡村广场长盛不衰。此外,开展了四次打硪比赛活动,其中一次为全市第七次全运会表演赛项目,为张家界创建示范体育旅游城市,提供了新的大众体育品种。

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立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先后到省会邀请国家一级演员和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到乡村舞台助阵,努力提高演艺水平。

慈利县象市镇江月演艺团简介

慈利县象市镇江月演艺团成立于2023年5月,前身是“慈利县象市镇农兴艺术团”。是由象市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精心指导的综合性文艺团体。该团体是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民间演艺团体,常年参加市、县各级及本镇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他们由一群热爱民间艺术、技艺精湛的文艺骨干组成,虽来自不同的行业,却因对民间演艺的执着追求而汇聚在一起。

艺术团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涵盖了民间舞蹈、传统音乐演奏、地方戏曲、小品等多个领域。艺术团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除了商业演出,艺术团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们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带去民间艺术的启蒙课程;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送上温暖的文化惠民演出;走进军营,为我镇驻地官兵送去地方政府的关爱!他们用艺术传递爱与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他们曾在各种大型节庆活动等场合精彩亮相,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未来,演艺团将继续秉承“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文化经典”的宗旨,不断提升艺术水平,创新表演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绝伦的演出,让民间艺术之花永远绽放。

慈利县板桥书法艺术中心简介

慈利县板桥书法艺术中心,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胜汉步行街旁金佛乐园对面,总空间600平米。该院由张家界市慈利县本土3名书法人发起,凭借对书法艺术共同的痴爱,致力于传播传统特色文化,旨在打造一处令各界书法人、爱好者、善缘人士神往的本土雅趣净地。在这里,大家可赏评字画、可交流切磋、可品茗畅怀、可结友联谊……尽情接受艺术的熏陶。

慈利县草根文化艺术团简介

慈利县草根文化艺术团注册于2019年8月,主要从事花灯、阳戏、民歌、山歌、舞蹈、器乐等创作和表演。全团成员51名,核心成员6名,创作人员5名,编导3名,各类演员30余人。其主要成员多次参加原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的活动。

艺术团成立以来,组织成立了两支演出队伍,分别为:一队为阳戏演出队伍,二队为民间小戏和传统舞蹈为主的演出队伍。一队已复排《三女拜寿》《三子争母》《破碗记》《穆桂英挂帅》《买母行孝》《边关会》《姐妹情仇》《墙头记》等15部传统阳戏,目前能演出阳戏37部,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演出服务。二队原创了情景剧《都来关心留守儿童》、小竹板《万众一心抗疫情》、歌曲《人间仙境张家界》、民间舞蹈小戏《骑马扬鞭颂党恩》、地方小戏《老党员学党史》、地方小戏《嫂娘》、小品《文明城市创建你我共同参与》、小品《婆婆我给您跪下了》、歌曲《三王情》等节目,常年演出黄梅戏《夫妻观灯》、丝弦《家庭文明档案好》、表演唱《烟花三月下扬州》等20多个节目。两支队伍常年在乡镇、社区演出,多次为老年人、少年儿童演出共计10余场,2020年至今一直积极参与“湖南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共计50余场,并按要求完成了演出任务,2020年度至2022年度该团连续3年被评为张家界市优秀群众文艺团队。

慈利天乐民族文化艺术团简介

慈利天乐民族文化艺术团源于2008年10月杨柳铺乡俭庄村胡长明与演艺爱好者组建的队伍,艺术团现有演员15人,拥有流动舞台车、10平米LED显示屏及灯光音响设备等,固定资产近百万元,可承接一般规模演出。成立以来,在本地、邻省湖北鹤峰等地演出众多场次,承办杨柳铺乡首届春晚、腊树村首届农民丰收节,开展税收宣传、廉政文化下乡、安全教育进校园及敬老院慰问等活动,积极完成送戏曲进村入户惠民任务。

来源:文旅慈利

作者:杨虹

编辑:毛伟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